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种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个世界上,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故事总是在不断上演。只是半年时间,刘睿就变成了梁村乃至整个青云镇最有名的致富能手,名气直线上升。

这段时间以来,摆渡的七叔每天都能看到‘俏江南’的小货车满载着刘家的蔬菜过河,他大抵上能知道刘家每天的收入情况。暗自盘算了一下,七叔赫然发现,刘家每个月的收入起码破万,已经把青云绝大多数的家庭远远地抛在身后。

看到刘睿务农也有了一定的成果,说实话,七叔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毕竟刘睿小学的时候就经常出入罗家,七叔甚至有过把刘睿收做干儿子的想法。

青云村的道路情况比较好,大部分都硬化了,刘睿开着车子,很快就回到了码头上。

到了码头,七叔跳上船,把踏板放下来,让曾莹把车子开上渡船,之后就发动柴油机,过河去了。

柴油机‘突突突’的声音划破小桐江的寂静,星光之下,渡轮打破平静的河面,造出一道道涟漪,往外扩散。看着缓慢前行的渡轮,刘睿在心里暗想,也不知道青云什么时候能够修桥,那样的话就会极大地加快青云的发展。

刘睿并没有急着回家,他心里有点想法,要和七叔沟通一下,趁这个机会说一说,免得以后忘记了。

因为渡轮并不用等乘客,到了对岸之后,七叔就把船儿开了回来,整个过程不过十五分钟罢了。

“咦,小睿,你还在呀?”等七叔把船泊好,上岸之后却发现刘睿还在码头上。

“回去也没事干,正好有点事情和七叔你说说。”刘睿想了想,还是直接开门见山了。

“有啥事你就说吧。”七叔知道刘睿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孩子,肯定不会无的放矢的。

“最近咱们小青山要规划成自然保护区的事情,七叔你都听说了吧?”刘睿在心里组织了一下,继续说道:“保护区成立之后,就会对小镜湖进行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刚才那几个就是来考察的投资商。”

“这事闹得沸沸扬扬的,我怎么可能没有听说呢?”七叔点点头,略带羡慕地说道:“你们梁村近水楼台,好处肯定少不了的!”

“将来若是景区开发,您也可以参与其中的!”刘睿淡淡地说道:“到时候小镜湖上就需要不少的游船,要是您能拿下相关的牌照,投资游船,那也是一个能下金蛋的母鸡。”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刘睿知道小镜湖将来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要想投资就得尽早。面对这样的机遇,刘睿自然是无法独吞,他开始发动周围的亲朋好友,把小镜湖的前景告诉他们,好让他们能够提前做出一些决定。今天和七叔说这个事情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当然了,只不过刘睿只是提供资讯,至于决定还要别人自己做出。

“投资游船?”猛然听到这样的消息,七叔还是有点不知所措。

其实祖祖辈辈都是摆渡在青云渡口,血液里早已经融入了这里的山山水水,要想改变,谈何容易?再则,游船对于七叔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他可不太懂,不敢轻易答应。

“渡轮你还是可以经营的,以后游客进出小青山,都要通过渡轮,到时候生意还会更好,顶多你雇一个工人帮你开船就好了。”刘睿知道七叔的想法,说道:“至于投资游船的事情,你就先了解,回头再让罗健查查资料,完了再决定。”

刘睿知道要让七叔放弃摆渡的生意是不现实的,他只不过是把小镜湖的一些前景描绘出来,至于听不听就不在他的控制范围内了。

“小睿,你会不会投资?”这个时候,七叔猛然问了一句。

“我肯定要投资一艘,到时候请七叔你来帮我开船!”刘睿暗想,姜还是老的辣,七叔转眼间就明白了自己的想法。

“嗯,这个没有问题!”七叔点点头,说道:“至于投资新游船的事,我还得仔细考虑一下才行。”

事情到了这里,刘睿已经达到了目的,也就不再多说,搭着七叔返回了罗家,最后还陪七叔喝了两杯。

在别人家里喝自家酿的米酒,刘睿感到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第134章 未来规划

在罗家陪七叔喝了两杯,刘睿就告辞出门了,毕竟晚上开车,喝醉了不太好。车子买回来这么久,刘睿还是第一次在夜幕下骑车,倒是别有一种滋味。

雪白的灯柱划破有些朦胧的夜空,人为地制造出一条明亮的通路,随着车子的起伏在不断发生变化。梁村的机耕路确实有点破,刘睿只能小心翼翼地控制摩托车的速度,在坑坑洼洼之中缓慢前行。

不过,让刘睿感到高兴的是,研究院给梁村带来的第一个大好处已经开始呈现,道路的两旁已经堆上了不少沙石、石灰岩等等建筑材料。根据王华国透露的消息,县上已经把青云到梁村的道路建设列入了日程,近日就会开工建设。

趁着秋天降水少的时候,抓紧时间建设,等到来年开春就可以通车,两三个月的时间,对于一条距离很短的低等级公路,工期并不算紧张。

对此,刘睿自然是举双手同意,毕竟把路修好之后,梁村所有的人都能受益。要不然在这样的道路上开车,过不了多久自己的新摩托车就会报废了。

明亮的光柱中,细小的飞虫身影清晰可见,它们乱糟糟地在空中飞舞,不断地撞上刘睿的脸庞,甚至有些冲进了他的嘴巴和眼睛里。无奈之下,刘睿只能是眯着眼睛,紧闭嘴巴,努力前行。

旷野上,一片寂静和黑暗,只有摩托车发出的声音和光亮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动静,颇有一种很诡异的色彩。刘睿突然喜欢上了这种感觉,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放松,虽然那些飞虫有些讨厌。

刚才和七叔商量投资游船的事情,并不是刘睿心血来潮,而是他经过了相当的考量之后才提出来的。

七叔在桐江上摆渡数十年,驾驶技术极好,对于小镜湖以及小桐江流域的水文情况相当熟悉,是一个最佳的游船驾驶员。

按照刘睿的估算,保护区的申请春节之前就能批下来,紧接着就是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成立,如此之后,商业开发才能名正言顺地进行。大概在明年五一的时候,小镜湖、小青山进去就能够正式对外开放,迎接四方宾朋。

从报刊杂志上所了解到的东西,让刘睿知道,这几年黄金周、旅游热已经成为了国民生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相比于前些年大家喜欢到那些名胜古迹游览的情况不同的是,这两年,更多的人愿意到大自然之中感受城市中所没有的清新空气。

梁村、小镜湖、小青山这里有着完全未被污染的青山绿水,还有淳朴的风土人情,这些都是构成旅游热点的主要元素。

刘睿相信,只要景区开放,肯定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如此的话,景区的钱程自然是不可限量。

凡事都要尽早下手,不然等到别人都注意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梁村附近的小镜湖和小桐江水流平缓,两岸又有着大量的山脉、竹林、树海等等景色,非常适合利用游船进行观光。刘睿有时候就会自己划船,在这片水域中缓慢划行,欣赏周围如诗如画的美景。

哪怕是刘睿十八年以来都已经看过了无数遍,这些美景依旧让刘睿感觉到震撼,无法自拔地沉浸在其中。

‘船在江上行,人在画中游’

这句话就是刘睿对这片水域最直观的感受!

种种因素下,刘睿就决定在景区开放之前,拿到一艘游船的营业牌照,投资一艘新游船。

根据余善为的说法,即便将来景区开放,为了保护环境,游船牌照的数量也会极为有限,要想下手只能是尽早。若不然等到景区各种条件成熟,成为了游客们心目中的旅游胜地,恐怕要想拿到牌照,就要面对更多的竞争对手了。

刘睿在心里盘算了一下,等到来年五一的时候,自己手上顶多能有十万块左右的现金,要想拿到牌照,购买新船,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就想到了和七叔合伙的方式,双方按比例出资,并且请七叔做驾驶员,开辟小镜湖第一条游船旅游线路。

不过,从刚才的谈话之中,刘睿感觉到七叔更倾向于旱涝保收的驾驶员工作,对于存在风险的投资并不感兴趣。罗健有个哥哥罗顺,已经结婚了,从小跟在七叔后面学习摆渡,技术也不错。七叔倒是愿意把渡船交给大儿子开,自己去给刘睿开游轮,给家里增加收入。

对此,刘睿并不气馁,在刘睿看来,只要是钱能解决的事情,都不是问题。从现在到五一,还有好几个月,刘睿相信自己能够筹到这笔资金,把事情办妥。

刘睿一边开着车子,一边在脑海中盘算这些事情,很快的,就回到了家里。

“人都送过河进了?”刘家宏和张桂芝还坐在院子里乘凉,看到刘睿回来,连忙问道。

“过去了,我让七叔开船送的。”刘睿点点头,说道:“我后来又和七叔聊了一会天,估计曾莹姐她们现在已经到县城了。”

就当刘睿和父母在院子聊天的当口,堂屋的电话响起,刘睿猜就是曾莹她们的平安电话。一接起来,果不其然,曾莹她们已经抵达了县城,说是让刘睿放心。

“小睿,小郭说我编织的那些竹器能卖到上百块钱,甚至更多?这有可能吗?”等刘睿接完电话,刘家宏有些疑惑地问道。

“应该能吧,毕竟您编的工艺品真的很好看!”刘睿也不确定的点点头,说道:“反正到时候有订单您就做呗,管它那么多干嘛?”

“要是这样的话,我倒是轻松不少,不用整天坐着。”刘家宏闻言之下,也是开心地笑了。

一开始,刘睿听郭海兰说父亲的竹编可以卖出高价钱的时候,刘睿还真的有点震惊,他根本就没有想到平时自己天天看到的竹编,竟然能够如此值钱。不过,在郭海兰听过的解释之后,刘睿这才是有点将信将疑。

毕竟,平时看书看报的时候,刘睿也知道,一些有钱人追求的是独特、个性等等穷人看起来虚无缥缈的东西。就像是给郭海兰编织的那一个笔筒,有那个‘郭’字就比没有字的要贵上数十倍人家都愿意买。

这年头,有钱人玩的就是——‘贵不要紧,关键得有特色!’

第135章 生活真谛

海兰贸易和梁村的竹艺公司达成了相关的协议,第一批竹器在第二天早上就被装上连夜从省城开来的货车,完成了第一笔交易。

刘睿有点惊讶于郭海兰和付娟的效率,看来这个做生意,还真的是巾帼不让须眉。

看着喜笑颜开的王华国,刘睿知道这个被寄予厚望的竹艺公司总算是走上了正轨,按照海兰公司的订单,足以让公司在不短的时间内保持加班加点的生产状态。

与此同时,在一旁围观的村民才第一次发现,原本看起来一点不值钱的竹编竟然卖出了高价,如何能不让他们心动呢?当初王华国筹办公司,四处拉资金的时候,村民们并不看好,只有少数村干出资入股。

现在竹艺公司算是咸鱼翻身了,一下子就成为了香饽饽,王华国不得不忙得焦头烂额,应付热情的乡亲们。

不过这一切和刘睿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虽然村民们又找到了一条利用周边资源创造财富的路子,刘睿唯有送上祝福,并没有兴趣参与其中。

早上起来,刘睿就和父亲在酒坊里连着酿造好几百斤的米酒,一直等到日上三竿的时候,才算是完工。不过,这个时候,他还是不能够休息的,一大早,家里的电话就响个不停,不少的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