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种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种情况之下,秋天的脚步正在慢慢地朝着人们靠近。那些恼人的夏蝉似乎也知道了自己命不久矣,越发拼命地在树梢上鸣叫,简直是要把整个小青山变成他们合唱的大剧院。不过,在经历了最后的疯狂之后,夏蝉们开始销声匿迹,只剩下了少数的残余,在悲唱秋天的歌谣。

季节的变化让田野之中开始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原本碧绿色的禾苗开始抽穗,淡白色的稻花开始出现在辽阔的稻田,并且给空气带来一丝淡淡的稻花香。在蛙声越来越稀疏变化之中,这些白色的稻穗很快就定型,变成了一粒粒饱满的稻谷。

或许是因为太阳的缘故,青白色的稻粒慢慢地边了颜色,变成了耀眼的金黄色。与此同时,碧绿色的稻叶也是逐渐开始了变化,开始变色。很快的,碧绿得犹如是一块绿色地毯的原野上就开始变成了斑驳的景象,慢慢的,金黄色占据了上风。

最后,金色的光芒战胜了碧绿的宝石,把整个原野都变成了一种丰收的图画。

在这个季节,最吸引游客的就是这幅即将丰收的美丽画卷。在刘睿的设想中,梁村的游客主体就换成了那些对生活有着一定感悟的中年人,他们总是拿着相机,想要在这片充满丰收喜悦的土地上获得更多的生活灵感。

天空之中,苍鹰的身影是若隐若现,它们锐利地眼睛在不断地逡巡,寻找那些在草丛或者田野之中露头的野兔或者田鼠。经过一个夏天的好吃好喝,秋天的兔子是特别肥美,很是让苍鹰们垂涎三尺。

至于那些田鼠,它们也是要趁着现在田野上到处是粮食的时候,大肆地收刮一番,以备冬天的食用。就这样,苍鹰和田鼠这对天敌开展了斗智斗勇,各自为了自己的肚子而努力。

对于苍鹰来说,抓到田鼠,就可以饱餐一顿,然后回到巢穴之中好好地休息。对于田鼠来说,每一次外出收集粮食,都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历程。那些可恶的苍鹰眼光很敏锐、动作也迅捷,稍一不注意,就有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金黄色的越野上,勤劳的农人在努力地工作,把他们一季以来的辛劳转化成一粒粒金黄色的稻粒。这样的收获景象虽然是稀松平常的,但是对于城里人来说,仍旧是异常新奇的。

千百年以来形成的土地情节,让所有人总是觉得,一年下来,只有田里面的收成好了,这一年才算是丰收。对于很多老一辈的人来说,一眼望不到边的金黄色稻田更能给予他们信心,一种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

因此,刘睿觉得,这样的丰收景象也应该能够吸引不少年纪大一点的游客前来游玩,欣赏这些令人感动的丰收景象。

当时间的指针指向冬季之后,原本周围的景色也开始萧瑟,也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果树成熟,让梁村的吸引力下降了不少。但是,就着这样的一个季节,候鸟们的到来让梁村又开始变得吸引力十足。

数十年以来,小镜湖湖畔定居越冬的候鸟种类和数量呈现一个增长态势,但是却从来没有外界所了解。若是能够做好宣传,光是借着候鸟,梁村就可以迎来数量不少的观鸟爱好者,极大地促进梁村旅游业的发展。

候鸟的大规模定居将来或许能让梁村有了一个‘鸟村’的名号,虽说听起来不怎么样,但是效果应该是相当明显的。

在刘睿的计划之中。准备在观鸟爱好者的圈子里面,全力打造‘鸟村’的名号,让它很短的时间之内就传开。这样的话,观鸟爱好者在听到朋友的介绍和邀请之后,就会纷纷来到这里,想要亲眼近距离地观察这些难得一见的候鸟。

如果是这样,倒反是在即将进入冬天之际,梁村就会迎来了一年之中人流最多的季节。蜂拥而来的游客和不断攀升的收入让村民们喜笑颜开,都在盘算着今年春节应该如何庆祝了?

在这个季节,虽说没有太多可以观赏的景致,但是在暖洋洋的冬阳之下,梁村仍旧是一个令人着迷的小山村。

满山仍旧一片翠绿的森林自不待言,哪怕是到了冬天,他们仍旧是如此美丽。朵朵在风中摇曳的野菊花倒是显得更加诱人,在经历了风霜之后,它们绽放出了更耀眼的魅力。

拿着相机到处跟着候鸟拍摄是观鸟爱好者的举动,他们总是在不停地追逐候鸟们的身影,记录下它们的美丽。或许在他们的眼中,这些是大自然的精灵,是最值得珍藏的对象。

当然了,那些对候鸟们并不是那么感兴趣的人,也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拿上一根钓竿,一个小板凳,在暖暖的冬阳之下,悠闲地垂钓,应该是很多老年游客每天中午的选择。

南方的天气并不算冷,池塘和河流之中的鱼儿仍旧是保持着相当活跃的行动,觅食也不见得减少太多。因此,冬天垂钓并不见得就不会有收获。

其实对于老年游客来说,垂钓只是一个生活习惯,他们并不见得就一定要在垂钓之中收获太多的鱼儿。

在这样冬日暖暖的中午,吃饱喝足之后,拿着一个钓竿,静静地坐在水边,享受冬日的安详。暖暖的阳光照耀在身上,驱散了空气之中蕴含的丝丝凉气,让人觉得舒服极了。

至于钓鱼,有收获固然值得高兴,哪怕是没有半点收获,谁又会在乎呢?

在梁村居住的老人们谁又会在乎这点,他们只不过是在享受垂钓的心情,在享受梁村给他们带来的舒服感受罢了。在这里,辛劳了一辈子的他们可以轻松地享受以前围成体验的农村生活,放开身心迎接夕阳红的到来。

一年四季,梁村用不一样的景致和乐趣在吸引着不同的游客。在循环往复之中,周围的环境被人们慢慢地改造,变得越来越美丽。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游客们才会喜欢上粗陋的乡间旅游,成为梁村兴起的动力。

同样的,大幅增加的收入让村民们越发地清楚小青山和小镜湖的山山水水对于村子的巨大作用,也就愈发珍惜自己眼前的这片青山绿水。每天,村民们的脑子里面都会在想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让梁村周围的山山水水变得更加美丽。

对于游客来说,在不同的季节来到这片山林,总会有着不一样的体验,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感动。这种感动于金钱无关,和物质的享受关系不大,那纯粹就是一种心灵的感动。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之上,游客们学会了如何和大自然交流,如何释放在城市之中淤积的巨大压力。在这片毫无心机的青山绿水之前,人们总是很容易就卸下脸上伪装的面具,放开身心,接受心灵的洗涤。

每一个人心底都会有一片小小的净土,他们保留着人们最后一丝丝的纯真愿望。在莲花山,很多游客就能感觉到,自己心底的净土在不断地扩大。

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们,总是会在不轻易之中,就被纯净的大自然感动,变成那一个充满斗志和激情的自己。

在刘睿的设想之中,要想发展梁村的旅游业,就必须充分地利用梁村四季变化所带来的自然景色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不要人云亦云,这样才能走出属于梁村特色的旅游业,长盛不衰。

梁村的每一个季节都是一首歌!

第172章 旅游规划

梁村以及小镜湖周边的环境一如电影镜头一样,在刘睿的脑海中缓缓流过,让刘睿对梁村景致再一次浮现。

对于刘睿来说,以前梁村和小镜湖的景致只不过是日常生活的所见,并不会想到这些景致有一天也会拥有创造收入的可能。特别是梁村的村民,从来不曾想过,这些候鸟和梁村稀松平常的景色、物产都有可能吸引外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产生收入。

以前,刘睿也想过开发梁村周边的旅游资源,但是他更多地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期待能够借着保护区成立的东风,找到适合的投资项目,变成刘家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因为想到和村里一起开发旅游业会涉及到太多的问题,刘睿虽然是有心帮忙,但也是不知从何下手,于是事情也就一天天地拖下来了。

如今有余善为的加入,提出让梁村尽快地开发梁村的旅游资源,倒是让刘睿眼前一亮。余善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若是他看好梁村的旅游业前进,那就说明这个项目大有可为。余善为有着较为广博的见识和前瞻性,王华国和王军对梁村的现状非常了解,两者结合倒也是非常好的搭配。至于刘睿,在不用自己亲自出面处理各种繁琐事情的前提下,他非常乐意为梁村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余老师,你们是怎么打算的?”从神游物外的状态回复过来之后,刘睿开口问道。

刘睿知道,关于旅游业对于梁村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问题的关键还是要落在余善为的身上。

“现在村子里的基础设施可以说是还没有起步,要想吸引游客就必须充分地发挥出小镜湖和小青山的特色!”端起桌子上的菊花茶抿了一口,余善为继续说道:“首先要通过各种渠道,让外界的人们了解到村子周围的美丽景致和珍稀动植物,基础设施可以稍微滞后一点,但是知名度得先行一步!”

余善为看问题看得很准确,一样就看出了梁村现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知名度不足,无人知晓的梁村如今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现在的梁村乃至整个青云镇以及青山县,都不是那种财大气粗的状态,根本就拿不出大量的资金对梁村以及周边的环境进行基础建设。前不久通车的柏油路已经是的当地政府最大的投资项目,以后恐怕就再也很难有了。

若是想等到当地政府拥有资金对梁村周围的旅游资源进行包装之后往外推出,恐怕还要等上几年,甚至还不见得能够实现。对于梁村的村民来说,错失保护区成立之后的前几年时间,就等于在致富的道路上放慢的脚步。这样的局面对于已经对梁村产生了很大好感的余善为心里,自然是他希望极力避免的。

因此,余善为就提出了一边开发一边建设的建议。

“对外宣传的事情,我们可都没有什么门路,还得余老师您多出力才行。”刘睿知道,这种事情还真的不是梁村能办到的,还得余善为和研究院的人出马才行。

和研究院的人员打过相当多交道的刘睿知道,在外面,研究院拥有着令人咂舌的影响力,处理对外宣传的事情应该是绰绰有余。

“这个没有问题,既然我把事情提出来,那就已经是做好的准备。”余善为点点头说道:“我们这几天已经联系了一些相熟的新闻媒体,前来村子里报导候鸟越冬的盛况。”

一听余善为的话,刘睿、王华国和王军脸上都是一喜,在他们的心里,媒体、报社等等单位都是相当神秘又高高在上的。若是梁村的名字能够在报纸上出现,那种感觉应该是非常好的。

“不过,若是开始有游客到来之后,让他们住哪里呀?”

开心过后,刘睿又开始被另外一个问题所困扰了。

在以前所了解到的旅游业知识中,刘睿知道每一个度假目的地都会有着相当完备的接待设施以及相应的服务,这样的话才能给游客们提供良好的食宿条件,留下美好的印象。

按照梁村现在的状况,大部分民居都是有些年头的砖瓦房子,不要说住宿条件了,就是上厕所都是有些不太方便。

一般的农家,茅房就是在自家的后院挖上一个坑,全家老小的屎尿都集中在里面,留着肥田或者种菜。茅坑四周用芦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