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姜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蝉推拒开他的手:“我没事。”
姜蝉忽然想起祭祀那天站在段慕华身边的场景,也是烈日炎炎,也是华服累累。那人身为皇上却全然不顾礼仪将她整个人的重量靠在自己肩膀。想到这里不禁觉得好笑。斜眼朝身边的姜玉看去,面如冠玉眼若寒星,身形早已不是当年那枚单薄的少年。宽阔的肩膀已经可以扛得起一个国家的重任。
 

作者有话要说:好吧,这章其实没什么实际内容,倒是繁琐的礼节多得要命。写的时候就挺犹豫要不要把登基大典全写出来,后来还是坚持了。在此声明,这些礼仪规范都是仿明的,也有很多改动,所以大家不要介意~~~最近正在努力存稿,不过五一要出去可能无法日更,好纠结呢~~~




110

110、新婚之夜 。。。 
 
 
大概什么叫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
仪式仍在进行:姜玉穿着衮冕走上皇座,一派睥睨天下的气势。鼓声节节升起,磅礴大乐应运而生,大有揽沧海之汤汤,扬波涛于碣石,激神岳之嶈嶈之质。拱卫司鸣鞭,引班引领着文武百官浩浩荡荡渐入丹墀拜位中,面朝北边站立。到这时,大伙身上的衣服已经湿透,却不敢有丝毫怠慢,一鞠躬一叩首将三拜九叩之礼行得稳稳当当。庆贺完毕,奉常引言:“册封中宫皇后。”
又是一阵歌舞齐发,百官下跪再行礼。
册完皇后大礼便算完成了大半,其余的不过是文官献言武官道贺之流。
整日都叫这场大礼占得满满当当。直到夜幕降临,皇宫中仍是灯火辉煌,光焰朗以景彰的景象。姜玉特地安排姜蝉早些下去休息,她才得以能坐下休息一会。
周围红灯烛影,金釭衔璧,烛台上金黄鎏面的龙烛静静燃烧。头上繁复的发饰金冠都已摘下,身上也早早地换上一身轻罗绸缎。清秀的脸上粉黛不施愈发显得静坐在那儿的人天生丽质白璧无暇。岁月无情的侵蚀并不能侵损去她曼妙的容颜,反而留下一道道上天赐予的成熟细致,显得淡雅脱俗。
以前在姜国的时候,和安殿几乎是每日必来的地方。父皇母后在世时宠她疼她,恨不能捧在手心含在嘴里,后来大皇兄即位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像是深深印刻在脑海里一般,任是在燕国最初那段难捱岁月也总在梦中时时想起。那个时候谁能想得到再次进和安殿会以皇后的身份?
含在嘴边的不知是回味以往所带出的甜笑还是想到如今莫名的苦笑。
外面宫人通报:“皇上驾到。”
姜蝉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来。门从外面被推开,姜玉笑意盈盈踏进房间里,钟灵毓秀的面庞因喝了点酒沾染上微微的酡红,面如玉脂的皮色也随之显露出一种类似透明的粉红。
“皇上。”姜蝉站起来行了一个礼。
宫人们纷纷退下去并将门带上。
“我还是喜欢你叫我玉儿。”姜玉走到姜蝉面前扶起她,烛光下他的脸不同与白天的庄严肃穆,流露出温和。
姜蝉不动声色地往后退了一点:“这于理不合。”
姜玉脸上没有表现出不开心甚至连失落也只是一闪而过。他没有跟着靠近一步,只是维持着原来的姿态笑着,笑得一点裂痕都没有。
“今天你辛苦了这么久,不如早些休息吧。”
姜蝉没有动,单薄的身子站在原地叫姜玉没来由一阵心痛。
“朕,先走了。”他转过身离开,脸上带着苦笑。姜蝉则惊愕地看着他的背影,心里翻飞过千万个念头,最后竟是松了一口气:好在他没有留下来。说不清楚原因,只是忽然不那么愿意见到他而已。从姐姐变成皇后,或许还需要适应。姜蝉这么安慰自己。
大抵白天的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确实累着了,那晚姜蝉睡得很是安稳。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午,好在现在后宫中没有其他嫔妃,不需要请早安。即使如此还是将月真唤来责怪道:“怎么不早些叫醒本宫?”
月真好不委屈道:“是皇上特地吩咐的,奴婢才不敢来叫醒娘娘。”
“皇上?”姜蝉问,“皇上来过?”
月真点点头,道:“听闻皇上昨夜里批了一晚奏折,今早临早朝前特地来了一趟,坐了有半盏茶的时间才匆匆离开。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不许吵醒娘娘。”
原来他竟一夜没睡?姜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因着姜国被燕国攻占时烧毁了不少宫殿,皇后的椒房殿还未整修完毕,姜玉特许姜蝉可以先住在原先的蔺华宫中。
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姜蝉还松了一口气:好在没有让她留在和安殿中。
前脚刚踏进蔺华宫便有皇上的总管太监福如海过来传旨,赐下黄金百两,南海大珍珠十斛,翠绿夜明珠五十颗,镶金玉如意十对,翡翠项链五十条,流花步摇牡丹金簪各百支,古品字画二十幅加上江南贡品绸缎五十匹,龙凤鸳鸯锦被五十床。
这边的还没有接下,那边赏赐的人又接踵而至,说是皇上下旨赐宴。一大桌佳肴转眼间便被搬到桌上。
福如海特地留下向姜蝉道贺:“恭喜娘娘。”
“烦劳公公特地走一趟了。”姜蝉吩咐月真从赏赐中拿出些赏赐给他。
福如海接过赏赐千恩万谢道:“奴才只是个传话的,真正上心的还是皇上。”他看了看姜蝉的脸色又道,“皇上特地吩咐了御膳房做些清淡甜味的食物送来给娘娘,说是娘娘爱吃这些。”说罢便领着宫人们退了下去。
姜蝉看着满满一桌菜肴还有堆得满满的赏赐心里也不知在想什么。
话说姜玉昨夜批了一晚的奏折,早上去到卧房时经常还在酣睡。听侍奉的月真说姜蝉常常睡不好觉,半夜里忽然惊醒。想来是因为大典真的让她辛苦不已,今天才能睡得很沉。他就坐在床边静静地看着她的睡颜,想伸出手去碰又怕惊醒了好容易睡着的人儿。接过只干干坐着直到福如海催促上朝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退朝之后本想着要去探望她。真奇怪,才早上见过便迫不及待想要见到。刚刚迈出脚步忽然想起昨天夜里她单薄地站着,垂下头时的神情,迈开的腿又收了回来。
或许她现在还不能适应。
只能这么安慰自己,又傻傻地笑笑。吩咐福如海将上次准备好,千叮咛万嘱咐说饭菜要备得清淡又带甜味,她一向喜欢的。
这才踏回书房埋头公务。
开国初期因为战事消耗巨大国库本该空虚,何况复国后什么事都需要银钱。不必说整配军队,修建营地,修缉宫殿,朝廷发放粮饷也是必不可少。可是姜国却丝毫不见有捉襟见肘的苦恼,反而该翻新的翻新,该整军的整军。即使毁约赵国也不敢贸然进犯,无非姜国国库充盛,国力强大,因为一个姜蝉大动干戈实在不合适。
其实早在攻打燕国初期季伯夜就担心过这个问题,然而姜玉却不知从哪里获得一大笔钱财,不仅战事无虞,用到现在也绰绰有余。然而季伯夜问起来源,他却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
他从没有告诉过任何人这笔钱财的来处,甚至姜蝉。
从衣襟中拿出一枚黄铜色的钥匙,手指放在上面细细摩擦着。
这枚钥匙是姬怀鹿临死前给他的。当时他问这是什么,姬怀鹿告诉他是宝藏。一开始他不明白,只是将它时时带在身上。后来无意中想起当时姬怀鹿的神情不像是开玩笑。于是着手开始去查有关姬怀鹿有关卫国的一切,最后发现了一件事:卫国虽兵力不足,但一向是一个富庶之地,也正因为如此,人人都传说卫国有一个宝藏。当年段慕华急于将卫国攻打下来恐怕也与这个宝藏有着莫大的关系。可是当他灭了卫国却没有找到所谓的宝藏。于是有传言说:“卫王临死的时候将这些宝藏一并销毁了。”
姜玉辗转多回终于找到就姬怀鹿居处底下的一个密室,而那把钥匙就是打开密室的关键。当他推门进去的时候几乎被里面的金光闪到眼睛。一整间屋子的金银财宝,看来卫国有宝藏的传言果然不假。可是姬怀鹿既然富可敌国为何还会委屈自己在燕国受尽屈辱?
可惜再也没有办法得到答案。那个嬉笑怒骂,时而高傲时而无助时而怒目时而天真的少年再也不会回来了。每每能记起最后一面皆是心如刀绞。那一面的他卸去往日伪装,不再竖起身上的刺,也不再以故作的语气说着往往种种。或许那才是他最初的模样。害怕孤单害怕寒冷。
福如海走进来道:“皇上,该用膳了。”
往窗外看一眼,已经是傍晚时分。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
“皇后用过晚膳了吗?”姜玉问。
“这个点应该快了吧,皇上可要前去一同进膳?”
姜玉想了想还是拒绝了:“记得娘娘的膳食要清淡些。”从昨天晚上便看得出姜蝉对自己还是有排斥心,或许让她一个人好好静一静更好。
“那皇上……?”
“朕随便吃点就好。你下去安排吧。”
福如海应声下去了。
姜玉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双手按压在太阳穴上,长久地叹了一口气。





111

111、覆水难收 。。。 
 
 
福如海领着皇上的话来到蔺华宫里。
“娘娘。”福如海行了一个礼,身后便涌上来端着菜肴的宫人。见姜蝉疑惑地看着他解释道:“这些菜是皇上吩咐的。”
姜蝉看了一眼,皆是些清淡的菜肴,正合她的口味。心中不由一动。
“皇上用过晚膳了吗?”
福如海道:“皇上忙于政务,晚膳只在书房匆匆用过。”
昨晚批了一夜奏折,今天连晚膳也是草草了事,这样下去身体恐怕吃不消。
“还请公公帮着本宫多多照看皇上。勤于政务是好事,可千万别坏了身子。”
福如海抬起头道:“奴才必当竭力。”
说罢,弓着身子退了出去。
月真看着一桌菜肴,后头竟还跟了一碗消暑的绿豆汤,不由道:“皇上待娘娘真是千般上心。”
姜蝉当然听到了这句话,只是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虽然感动于姜玉对她的照拂,但仍是放不下段慕华死的时候跟她说的话,以及现在成了皇后的事实。
之后几日姜玉也只是偶尔去蔺华宫探望,连留下来吃饭都极少。只是每日一碗汤羹却是必不可少,次次皆要福如海亲自送去。
姜国人皆在传姜玉是个好皇帝,不仅勤于政事,对待皇后更是贴心至极。
“朕哪有他们说的那样好?”听薛言泽说起民间的传言,姜玉不禁谦虚道。
今日事薛言泽将要告辞的日子,本是不想劳师动众,但姜玉坚持亲自来送也就随他去了。两个人和身后跟着的一堆侍从一路走去,颇有些离愁别绪之感。
“皇上定会是名贤君。”薛言泽道。
自登基之后薛言泽只肯坚持叫他皇上。
两人一路走去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直到了宫门前。薛言泽止步道:“皇上请留步。”
姜玉抬头看着这道偌大的宫墙,然后又看向他:“朕虽希望你留下,但却不想勉强。”眼里却是满满的挽留之意。但连他自己也知道挽留是没有任何作用的。
果然,薛言泽道:“草民志向微小,不能助皇上平定天下。但草民相信以皇上贤德,有志之士必当蜂拥而至。”
姜玉踱步过去执起他的手:“一路小心。”目光灼灼,坚定不移。
薛言泽看着他,目光中带着一点沉静与释然:“草民自当铭记。”
长长的风吹起他的披在背后的长发,扬在风里温温软软的就像眼前这个人,永远是含着笑的模样,仿佛万事万物也无法撼动他分毫。他就像一块沉静的温润的碧玉,于喧嚣中散发出安然的寂静,于寂静中透露出耀眼的光华。这个男人有多优秀,恐怕谁都不会比他更清楚。
姜玉不禁伸出手与他相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