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皇刘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百三十四章 乌桓政策() 
    

    过了几日,幽州诸部乌桓大人纷纷到了临甾。蹋顿、难楼、乌延、苏仆延和楼班都来了。这几个人一来,基本上辽东、辽西、右北平等地分布的乌桓部落老大就全部到齐了。这三郡乌桓,是乌桓部落的精华。只要这几人听话,其余零散居住在塞外或他郡的乌桓部落,已经不足为虑耳。

    楼班是丘力居之子,蹋顿是丘力居之侄。难楼、乌延与苏仆延三个,都是听奉蹋顿或者楼班之令行事的。这五人不知道刘备唤他等何事,一路南来,沿途心中也免不了忐忑不安。难楼夜间曾问蹋顿:“大将军召我等,不知是吉是凶?”

    蹋顿倒也镇定:“若大将军有意害我,轻骑可取我等首级,何必唤至临甾?”

    难楼一想也是。去了性命之忧,这才心中稍定。沿途观山赏水,一路到了临甾。临甾城,曾号称天下五大都会。临甾自太公姜尚被封于齐,建都于此以来,一直到如今,一千多年以来皆是历代齐王的都城所在地。桑麻遍野,又富渔盐之利,工商业极其发达。乌桓诸部大人一进临甾,就被这里的繁华迷了眼。

    绕城转了几圈,差点迷了路,这才找着大鸿胪寺为他们准备的馆驿。住了进去之后,蹋顿一边派人向大将军府报信,一边叹道:“若能得居此地,死亦无憾也。”他素知中国之富,这一辈子却也只到过幽州,又如何见识过如临甾这等繁华之地。想来那中原都城洛阳,只怕比这里更加要繁华了。一念至此,蹋顿心中便颇不是滋味了。

    辽东、辽西、右北平,那是什么地方?人烟稀少不说,每年还要为了草地与鲜卑人打生打死。经常打出脑浆子。辛辛苦苦养点大牲口,到了冬天一场雪,又不知道要饿死冻死多少。日子实在是太艰难了。因为穷,所以凶,所以极恶。有吃有喝有住有花的,谁愿意操刀子抢汉人抢鲜卑人,大家都是人,命都只有一条,乌桓人也怕死的好不好。

    幸好这几年,与汉人的关系得到了大大的改善。因为汉人攻灭高句丽,获得了大块的土地,经略辽东时便招募了许多乌桓儿郎去。在减少了乌桓部落的负担的同时,又与乌桓诸部互市,大肆购买乌桓的牛、马、羊,并提供食盐、茶叶、陶制品及绢帛等商品。极大的丰富了乌桓部落的生活。只是可惜的是,汉人对铁器仍然是限量供应。

    第二日,刘备在府中接见了蹋顿等人。他召蹋顿等来,只想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全面放开与乌桓所部互市的问题。乌桓人在这几年中,很是规矩,既然驯化得差不多了,他也自然是不吝赏赐。反正历史上的这些乌桓人,也会在几年之后全部徙居中国,彻底汉化。倒不如由自己来提前进行汉化工作。第二个就是与乌桓一道携手抗击鲜卑的问题。自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辽西乌桓大人郝旦等降汉内迁以来。塞内乌桓便经常随护乌桓校尉征战、攻打塞外胡人;而塞外乌桓则又经常跟随鲜卑攻打汉人。虽然塞内乌桓有时候也会反复,但总体上来讲,还是听从汉人的命令居多。有这么个传统在,刘备相信以自己提供的优惠,绝对会把塞内乌桓死死的捆绑在汉人的战车之上。

    命蹋顿等人坐下之后,闲谈了几句,刘备便进入了正题:“诸王,吾欲使汝等于边塞为吾放牧,每年所得牛、马、羊与其皮毛等,与吾互市。吾将全面提供绢帛、茶叶、陶制品、粮食、铁器等物互换。如何?”

    诸王面面相觑,心中大喜。想不到一来这里,刘备便送上一个大礼物。要知道,自己养殖和给刘备养殖那可是两个概念。前者意味着自己还要找市场去销售。后者意味着不管自己养了多少出来,刘备给全部打包了。这不是坐等着收钱么?而且刘备还会放开铁器限制。武器就不说了,到时有钱了,家里铁锅啊,菜刀啊什么的,是不是都可以换新的了?

    这么好的事情,诸王又如何会反应,连忙拜下,感谢大将军恩德。刘备又扔出一个超级诱惑来:“朝廷与乌桓诸部的传统友谊历来久远。自建武年间至今,已近二百载矣。吾欲奏请天子,世代册封尔等后裔为王,替朝廷牧守边地,与国同休!”

    蹋顿等大喜,又连忙伏下身躯来谢恩。有了这条保障,那么只要汉王朝不灭亡,他们子子孙孙就可以一直享尽荣华富贵了。当然,边地的王其实也挺凄惨的。于是刘备又告诉他们,现在可以在临甾、将来在京师,给他们修宅院。无事便可以来住,享受中原王朝的繁华。以后他们的子孙,可以来书院读书、出仕。蹋顿等人简直是要欢喜不过来了。要知道,护乌桓校尉从设立以来,便是以监视乌桓部落为主要目的而存在的。监视乌桓部使其不得与匈奴、鲜卑等私通,并负责赏赐、质子、互市等事务。另外,每个部落只能在哪个范围里活动,每年乌桓大人在哪里上贡、觐见,都是规定好了的。如今刘备言下之意,却是准备赐宅给他们,准许他们入城定居了,如此最好不过。

    要说建武年间,乌桓大人还不想深入到汉人的腹地定居,以免丧失自己对部落的权利的话。毕竟当时乌桓势大,还是可以经常欺负下鲜卑人的。现在却又不同。鲜卑已经在草原上兴起。乌桓夹在汉廷与鲜卑中间。哪个他们都惹不起。要他们彻底投靠鲜卑人,他们又万分不愿。毕竟去了鲜卑,就是被彻底吞并的下场。到时哪里还有他们乌桓大人的好下场。投靠汉人吧,他们倒是愿意,关键就是汉人也是个冷酷无情的。只把他们当夜壶,用完就算。自内迁以来,每每征发乌桓骑,搞得乌桓人口经常负增长,天怒人怨之下,中平四年,乌桓领袖丘力居索性与原中山相张纯、原泰山太守张举勾结到一起造反了。

    如今乌桓日子难过,既然刘备许下如此多的利好,那么彻底投靠刘备又有何妨。总比投靠鲜卑要来得好吧。去了鲜卑,下场难料不说,关键是汉人若是不与自己互市了,到时又还是要打生打死。何必呢?现在自己什么都不用管,只用帮汉人放牧就能够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何乐而不为?

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 
    

    好了,不能光给好处不索取回报吧。有付出就得有回报,这才对双方都好是不是?于是刘备又道:“吾意欲与诸王结盟,日后鲜卑若来,吾将出兵助诸王共抗之。不过,日后汉军出塞,诸王亦需尽力相助,不得推脱。”

    蹋顿等人从狂喜中清醒过来,顿时便犯了难。汉人帮咱们一起打鲜卑人,这倒是好。可是若要咱们帮汉人打鲜卑人。这谁知道你刘备要打成什么样子。当年孝灵皇帝在时,护乌桓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使匈奴中郎将臧旻三人各将万骑,分三路出塞二千余里。结果呢,大败而还,死者十之七八,咱乌桓儿郎于此战中亦是折损不少啊。南匈奴单于都因此战受伤死了。留下一大摊子破事。害得於夫罗在外流浪多年……

    刘备见诸王犹豫,便又开口道:“若破鲜卑,吾将于塞外筑城,所得之土,依据尔等之功各有赏赐。”

    蹋顿等一听,再无迟疑,纷纷拜伏:“愿从大将军之令!”

    不打鲜卑人,鲜卑人也会来打自己。既然如此,就抱住汉人大腿吧。将来败了鲜卑,听刘备之意,他还要在塞外筑城驻守,还要赏赐鲜卑的土地给自己。这等好事那还犹豫什么。

    刘备就是这样打算的。2yt看看幽州那狭长的地图。刘备打算将来在驱逐鲜卑人之后,便要沿着边防线向前推进,顺水而上,在大草原上筑城。这些地方,后世根本就是中国之土。不但矿产资源丰富,自然资源也是无穷无尽。干嘛要便宜了鲜卑人?

    与乌桓人定盟之后,刘备又把目光转向了并州。吕布与张辽在并州,收复朔方等四郡,威镇北方,使诸胡不敢来犯。但刘备以为还远远不够。暂时虽然无力再行攻伐之事。不过刘备却可以定下两个小目标。

    一是近期目标,收复受降城、攻打弹汗山。受降城位于长城以北,在朔方郡高阙关外漠北草原上。汉受降城为公孙敖所筑,前105年乌维单于死,其子儿单于继位,其年冬匈奴遇大雪,牲畜多饥寒死,时匈奴部众不安,左大都尉欲杀儿单于詹师庐以降汉朝,遗使至汉求派兵接应。汉朝遂遣公孙敖在塞外筑受降城,驻兵以接应。前103年汉廷因受降城离匈奴太远,又遣赵破奴率2万余骑兵出朔方郡,至浚稽山接迎左大都尉。不料事泄,左大都尉为儿单于所杀,遂发兵攻汉。赵破奴先胜后败,被围于受降城附近,最后被匈奴生擒活捉。汉受降城因筑于塞外,孤城一座,时而归汉,时而归匈。此时却是被鲜卑人夺了去。

    弹汗山是鲜卑人的王庭,在高柳北三百余里。作为一个有情怀有壮志的汉人,自然要攻破鲜卑人王庭,做为自己的功绩。

    二是远期目标,将大汉王朝的北方领土推至龙城一线。冠军侯霍去病能够封狼居胥,大将军窦宪能够勒石燕然而还。他刘备做为一个穿越众,难道还要弱了他们去不成?这个目标那就有些长远了。刘备也不知道等他统一天下之后,他还有没有这个力气去做这件事。不过就算他没有力气,也要让自己的子孙去完成这项大业才是。

    这一年,郑玄七十有五了。老头子去年做了个梦,梦见孔子对他说:“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去年是庚辰年龙年,今年是辛巳蛇年,旧说龙、蛇之年对圣贤不利。所以他醒来后很不高兴,认为自己只怕活不久了。翻过年后,郑玄自感身体多有不适。刘备知道之后,命太医令给他看病。最后回报是死生常理,天地定数。让刘备做好心理准备。虽知郑玄七十余也算高寿,但刘备仍然避免不了伤感。郑玄是他的恩师,在格物一学上给他的帮助非常大。而且还在青州给他带来了非常多的人材。作为一代宗师,郑玄在汉朝的儒学地位无人能够替代。

    但正如太医令所说,生死轮回,天道也。谁也逃不过这一遭。只是有早有晚罢了。兴许是知道自己将去,郑玄便把刘备唤来:“玄德,诸经已成,吾无憾也。益恩已先吾而去,日后小同却须劳汝照顾。汝心雄万夫,只盼日后能秉持仁善之心,少造些杀劫才是。格物一说若能光大,亦无愧仲尼门下。”

    郑玄只说三事,刘备一一点头应下。又过得旬日,郑玄在宅中无疾而终。消息传来,刘备不禁为之泪下,泣曰:“郑师一去,吾青州黯然失色矣。”

    遂亲自出面,替其主办葬礼。其门下如国渊、孙乾、崔琰等俱至。再加上其他门人,浩浩荡荡数千人。葬郑玄于高密。郑小同年幼,使家仆与侍卫护其墓前结庐守孝。

    郑玄去世后,刘备又命整理其遗作,刊书出版,又整理记载其言论,编辑为《郑志》。郑玄的去世,给卢植和蔡邕的打击很大。

    蔡邕只比郑玄小六岁,今年也六十九了。他不认为自己还能活很久。于是便在家中宴请卢植,酒至半酣,蔡邕喟然长叹。卢植因问其故。蔡邕乃道:“吾此生命运多舛,颠沛流离。幸遇玄德,方有转变。吾养育儿女多人,如今膝下只得二女一子。吾老矣,余事无憾,惟昭姬乃老夫之牵绊也。”

    蔡邕养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