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血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吴三桂那把年纪了,不可能跳城逃跑,不过双方势力更好控制自己的势力范围。甚至把城池中央的房子都拆了,弄出了一片空旷的广场,根本不可能安排伏杀。

    除非有人把火炮拎出来,或者拿到程孝廉的掌心雷,才有可能杀伤双方君王。不过程孝廉没有这个打算,别说是吴三桂已经年事已高,就算是他年富力强,程孝廉也不打算对他动手,一旦吴三桂死了,为了大义,夏国相和胡国柱也得跟程孝廉拼命,到时候白白便宜了满清。

    至于程孝廉身上的血海深仇,他的灵魂自后世而来,对于永历皇帝朱由榔没什么深厚的感情,甚至一点印象都没有,所以心中的仇恨倒不是太深刻。只是为了让朝堂的文武心安,有时候不得已要表现出势不两立的态度来。

    程孝廉没有动手的心思,吴三桂也没有这种心思,大体来讲他们的心思都差不多,目前最强大的对手仍然是满清,三国的准则便是联弱抗强,若是连这一点都看不明白,只怕早就国破家亡了。

    会晤的日子定在初五,按照黄历上来说,这一日宜切商,忌动刀兵。

    程孝廉没有穿龙袍,只是选了一件普通的外袍,两个人都是一方霸主了,谁都明白对方根本称不上天子,在人家面前穿龙袍未免显得自己很心虚。

    吴三桂果然也没有穿龙袍,自立为帝之后他过了很长时间的瘾,但是过了这么长时间,兴奋劲和新鲜感早就过了,如今在程孝廉面前自然不必显摆这种毫无意义的装饰。不过他没有穿外袍,而是穿了自己的盔甲。

    两个人面对面的第一刻谁都没有说话,只是互相盯着对方仔细打量,仿佛要从对方身上打量出什么秘密来。程孝廉到底是年轻气盛一些,在一刻钟之后终于开口说了话:“想不到当初山海关关宁铁骑的总兵官竟然快要上不了马了。”

    吴三桂呵呵一笑,并没有与他争锋的意思,稍微一转话题:“关宁铁骑?这个名字我倒是挺喜欢的,若是年轻十岁,一定把部下军伍的名字改成它,不过现在是不成了。”

    程孝廉来之前已经被叮嘱过了,一见面千万不要着急谈条件,只要显得很心急,就会被对方错误地估计态度。

    “戎马一生却未能安享晚年,我倒是为老将军深感痛挽。”

    “哈哈,你是惋惜我没有早点死吧,别跟我说这些文绉绉的话了,当初若不是老夫亲自出马,你的祖父未必会死。也许在缅甸了却余生也说不准,想必你早就咒老夫不得好死了。”

    加班到二点多,这一章更晚了,抱歉。

    (本章完)

第692章 双龙会(二)() 
看着程孝廉东拉西扯一直不想说正事,吴三桂咳嗽一声:“老夫今日与你会面,可不是听你嘲讽老夫的。”

    “你也知道,咱们的关系几乎可以说是不共戴天,若是想让我说些好听的,怕是也不容易。”

    “老夫也用不着你来恭维,现在大明和大周已经快要兵戎相见了,老夫来问问你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想要先给你祖父报仇,拿了老夫的脑袋,还是要先给大明报仇,灭了满清朝廷!”

    说到这里他眼中精光一闪,自身的霸气显露无疑,毕竟是曾经纵横天下的吴三桂,就算是上了年纪,老虎余威仍在。

    程孝廉倒是没被吴三桂吓退,毕竟他也称得上身经百战,算得上见过世面了。

    “吴将军这话倒是奇怪了,大明下一步该如何走那是我们的事情,为何要向你禀报。”程孝廉自认为是大明的正统,自然不会称吴三桂为皇帝,只是叫他在大明的官职。

    这个时候吴三桂也没心情计较这些称呼了:“是不必向我禀报,但是有些事情我担心你年纪小想不明白,所以特地过来跟你说清楚,这天下是我汉人的天下,若是咱们两败俱伤,百年之后必被天下汉人唾骂!”

    程孝廉呵呵一笑:“我不是脑袋一热就做傻事的小孩子,你也不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平西伯了,现在再说这些实在是没有必要,若是你真的在乎那些,当初会引满清入关么?”

    吴三桂仿佛被戳到了痛处:“当初我与满清的约定是他们帮我对付李自成那个逆贼,然后任由他们劫掠一番,谁知道他们竟然不走了?”

    “吴将军,你也太激动了些,当初的形势大明不过是国都被破,天底下一半的领地还在明朝的手中,若是你不开山海关的大门。。。。。。”

    “若是我不开山海关的大门就会被李自成杀死!刘宗敏带着十万人马兵发山海关,我孤立无援,手下仅有七千关宁铁骑,那又不是十万只猪,我怎么可能打得过他们?我这一生不过是为了自保,为何天下人都容不得我?”

    说起来也算是伤心事,吴三桂也算是将门之后,但是自从一开始处境可就不怎么好,他的舅父是祖大寿,愿蓟辽督师袁崇焕手下大将,关宁系在大明崇祯一朝便是个尴尬的存在,他们为大明守卫边关,但是自从袁崇焕死了之后,这关宁系便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

    无论外界对于袁崇焕如何评价,最少关宁系的人还是比较认可这位督师的,朝廷说杀就把他叫进京中杀了,实在是有些难以服众,若是朝廷有正当理由,下旨到军中,依照袁崇焕的性子绝对会束手就擒,但是崇祯把他骗到京中直接下了狱,就算是没鬼也显得有鬼,关宁将士自然寒心。

    虽然吴三桂把监军太监和上司用银子哄得很开心,但是他也不敢过于贴近朝廷,毕竟袁崇焕前车之鉴,就算是他有心报国,也得掂量掂量皇帝的性格。

    而这个时候祖大寿降清更是给他们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两者的关系始终处于一种游离的状态,这也就是后来李自成围攻北京,吴三桂用了十几天才走到玉田,他实在是担心去了就会重演袁崇焕当初的悲剧,所以犹豫着,北京城就被打破了。

    他的地位又处在了一个尴尬的地方,本想着端一端架子,让李自成能够稍微低低头,他也好换一个不错的晋身之阶。谁知道还没等他在玉田撤兵,北京城就传来了他家被抄的消息,连他的父亲都被抓了。

    不得不说李自成这个时候已经膨胀到了一定地步,他攻破了北京城,自认为天下无敌手了,根本就没把小小的吴三桂放在眼里。而在吴三桂看来,这就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他还没有归顺,李自成就敢抄了他的家,若是他真的归顺了,怕是连脑袋都保不住了。

    于是他当即跑回山海关,通过舅舅祖大寿联系满清,希望能够引得两虎相争。满清虽然是福临做皇帝,但是实际的当权者多尔衮可不是傻子,他要求吴三桂先出兵,坐收渔翁之利这种事可不能让给别人。吴三桂杀得死伤惨重的时候,多尔衮终于出手了,这一下便打碎了大顺的信心。

    李自成吓得连北京城都不敢守了,一路窜到了湖广地区,最后死在了无名之辈的手中。

    而这个时候吴三桂才发现,满清里面有很多汉人,在那些人的建议下,多尔衮竟然产生了占据中原的想法。此时吴三桂骑虎难下,凭借他的本事,根本是不可能与满清一国之力相抗衡,最后也只能一咬牙,做哪国的开国功臣不是做,做了大清的开国功臣也能青史留名,接着便是拼命战斗。

    从历史上很明显能够看得出来,若是满清没有对吴三桂动手的心思,吴三桂根本不可能造反,他若是想造反早在十年期才是最好的机会,那个时候他正是兵强马壮,年富力强,谁知道老了老了满清朝廷也不打算饶过他,开始了撤藩,用俗话说,也就是卸磨杀驴了。

    可以说吴三桂机遇不好,但是造成他的命运与他本身的性格有极大的关系,他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家族至上的想法,做什么事都要先考虑自己家族。

    左传说,君以此兴,必以此亡。他因为家族势力,二十七岁便做了宁远团练总兵,但是也正是过度考虑家族中的事情,导致了自己陷入了这种境地。当初镇守辽东的若是袁崇焕,绝不会存在观望的这种事情,李自成也许就没有机会打破北京城,因为各地勤王军伍不日就会到达北京,李自成一开始所求的也不过是画地而治。

    看到了吴三桂如此姿态,程孝廉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吴三桂终究还是老了,若是当年意气风发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向人解释自己的委屈,这天下的事本就不公平,我带着关宁骑兵杀出一条路来便是了,何必做这种小儿女姿态,跟人哭哭啼啼人,让人心里看不起。

    (本章完)

第693章 双龙会(三)() 
吴三桂也是一肚子的辛酸,人年纪大了就怕死后一世骂名,所以迫切地想要跟人解释自己的过往,但是偏偏他又是大周国一国君王,这些话解释给下属没有用处,只能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软弱,而遇到了程孝廉总算把这心酸吐了出来。

    程孝廉也看出了吴三桂的软弱,不过心里没有丝毫的怜悯之情,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选择,而且若是给他机会,吴三桂绝对会宰了程孝廉,灭掉大明,所以还是少谈情怀,多做实事。

    “这些选择虽然是吴将军迫不得已做的,但是吴将军也享受到了其中的好处,别的不说,就说这一国之主总不是别人把刀架在你脖子上让你当的。既然走到了这一步,那么谁也不用抱怨什么,吴将军还是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吧。”

    吴三桂目光突然飘远:“我听说当初你就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藏了不少日子?”

    程孝廉呵呵笑了一声:“当初在朱国治府上做过一段时间奴才,倒是学了不少府里的门道。”

    “大明一国之君竟然去侍候人,若是传扬出去怕是要让人笑掉大牙。”

    “越王勾践为了复国,曾在吴王宫中帮着养马,拉马车,古人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我并不觉得做这些有什么丢人,此举并不违背道义,也没有丢祖宗的脸,当初太祖皇帝出门乞讨之时,只怕唾面自干的时候也不少,只要能够光复大明,祖宗也不会觉得丢人,吴将军又何必激我。”

    吴三桂仔细盯着程孝廉,仿佛想在他的脸上看出一丝言不由衷来,只是看来看去什么也没看出来,不由得叹了口气:“我的儿子当初和你一般出众,只是为了他的父亲,只能在京师为质,因为朱国治那条老狗,最后都没逃出生天,若是我儿在此,大周又何必囿于江南。”

    “吴将军,我已经说过了,咱们的时间都不多了,有什么话你尽管说就是了。”

    “咱们两家虽然有世仇,但是古人说过,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咱们总归都是汉人,有什么事情等赶走满清鞑子再说不迟,不知道你以为如何?”

    程孝廉点点头:“深表赞同。”

    吴三桂接着说着:“为了避免两家的和气,还请你收兵回川蜀,我们也好全力对付满清。”

    程孝廉仿佛听到了笑话一般:“吴将军莫不是年纪大了脑子有些糊涂了?这鄂中之地,是大明的将士从耿尚联军手里夺回来的,可不是从你吴将军手中夺回来的,这个还字从何谈起?”

    吴三桂心里有些惭愧,但面不改色:“这鄂中本就是我大周之地,耿精忠和尚之信这两个混账,竟然占地不走,如今大明帮我收复失地,感激之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