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线仙机-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安云,眼神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期望:“你来了,老天爷把你送来了。”
  “一年前,小云儿跑来告诉我,说有一个老头梦中告诉他,有一个姐姐会来拯救我们,带我们离开这座见鬼的死岛,带我们重新回到祖先生存的地方,从此得大自由,摆脱这万年来被诅咒的命运。我当时根本不信,我们是一群罪人后裔,我们的祖先是人类的叛徒,谁会来救我们?即使真有这样的人,那她什么时候才会来?来了又怎么带我们离开?”
  “然而你真的来了,就像小云儿说的那样,你来了。所以我相信,你是我们全族的希望,你的到来时老天爷给我们的最后机会,逃脱这座牢笼,摆脱万年以来加诸在我们身上的枷锁,从此过着无忧无虑平凡的生活。”
  安云沉默的听完了穆苍生激动的述说,许久才叹道:“长老。如果可以,我也很想带你们离开这座岛。不过,实不相瞒,我也被这座岛困住了。”
  穆苍生哈哈一笑:“不会的,你只是暂时还没有想出办法。安云,请相信我,我这个时候比谁都更加相信命运。命运既然在这个时候把你送过来。绝对不会是没有缘故的。而且……”
  他咬了咬牙,说道:“我并不要求你将我们所有人都带走,我清晰的知道。我们这群人已经没有救了,我们都中了毒,就算真的离开了这座岛,不久之后也会死去。我只有一个希望。我希望你能将小云儿带走,他是我们全村唯一的血脉了。他活着。代表我们这群遭受了万年发配的人类罪人,终于走出了这座牢笼。祖先们在地下有灵,想必也会欣慰。安云,你可以答应我这个要求吗?”
  安云苦笑道:“如果真的能够离开。长老,我答应你。”
  穆苍生含笑点头道:“那就好,你不用心急。你慢慢的看,慢慢的想办法。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离开这里的方法。”
  安云唯有对他报以苦笑,说心里话,她真的没有半点把握离开这里,除非……除非她晋升为元婴修士,或者还有一丝可能横渡没有边际的幽冥海。
  但那怎么可能?
  “长老,你们没有想过怎么出去吗?”安云忽然问道。
  “怎么会没有?”穆苍生叹道:“从我们祖先被发配到这座伏牛岛后,便一直在寻找出去的方法。我们的祖先之中,有好几个还是元婴期的大能修士,然而依然失败了。不过那时候的伏牛岛上有无数的幽魂厉鬼,甚至还有飞天神尸,强大的妖兽都藏匿在黑暗森林内,环境可以说是艰险重重。幸好那些元婴期大能修士虽然没能带着我们离开,但是有他们的保护,我们这些人总算在岛上有了一片立足之地。”
  “原来的祖先,一直在寻找出路的同时,还要与这座岛上的幽冥界生物搏杀,与妖兽厮杀争抢,这个过程据说经历了很久,这才将所有的危险斩杀殆尽。我们祖先也几乎都殒命在这些厮杀之中,从此我们一族之中再也没有出现过元婴期的修士。”
  他说着拿出那一枚黑瞳:“这一枚黑瞳,原本是一头飞天神尸王的眼睛,我们的祖先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总算将之斩杀,并把飞天神石的眼睛挖了出来。飞天神石王的眼睛能沟通幽冥界,有它在身边,才可能自由的行走在那片黑暗森林之中,而不会被黑色鬼树攻击。”
  “我们秉承祖先的遗训,一定要回到人类世界,所以每一代人都没有放弃过寻找出路。每一代会选出一名长老,长老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被认为是带领族人回去的领袖。我作为现在村里的长老,同样没有放弃过尝试。当年孙不二等一共是七人,是我们村里仅存的修士,是我让孙不二他们带着一枚黑瞳离开,去闯出一条生路。我当年就是因为知道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所以孤注一掷,将所有的修士都派了出去。如果他们也失败了,就表示天要亡我们,我们也只好认命了。”
  “让我庆幸的是,我当年那个决定看来是对的,孙不二他们真的出去了,我相信孙不二活着的时候一定在努力寻找回来的路,从来没有放弃过。他没有找到,却找到了你,这很好,他完成了自己的责任,没有辜负我和村民们的希望。只是有些苦了玲花,她是孙不二的小女儿,孙不二带走了她的新婚丈夫葛大壮,他们当年才刚刚成亲,哎!”
  “长老,你别这么说,当初大壮离开时,我本来不愿意他走。可是他说:玲花,我是为了你和孩子啊,我不想你一生都被困在这座没有希望和生气的孤岛,我不想我们的孩子一出生就背上被诅咒的命运。所以,我要去,不是为了祖先的遗训,也不是为了村民,我只是为了你,为了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醒过来的玲花婶婶,哽咽着声音,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哎,谁又不是为了自己,为了孩子呢?”穆苍生悠悠的叹道:“玲花,这些年苦了你了。”
  “长老,说什么苦不苦,我爹和丈夫是为了我,才会明知九死一生,依然不顾一切的离开伏牛岛。我很高兴啊,一点都不苦。”她说着不苦,眼泪就一直掉个不停。
  穆苍生见状微微摇头,低声道:“我穆苍生有愧于先人和村民的重托,没有能力带领他们离开,所以只能寄希望于你,希望你能做到我们祖先和我都没有做到的事情,拜托了安云。”
  安云听了之后心情也有些沉重,虽然穆苍生只是轻描淡写的谈了谈他们这一族在岛上生存几万年来的经历,但她却从穆苍生有些麻木的诉说中,听到了这些罪人后裔世世代代内心的悲愤、无助、痛恨和不放弃。她耳边似乎听到世世代代这个村里生活的人们的呼喊,控诉和诅咒。
  “长老,我会尽力,毕竟这不只是为了你们,更是为了我自己。我也不愿意一辈子都被困在这里,我也希望能够早日回到人类的世界。”
  与穆苍生谈完话,安云离开了竹楼,一个人走在村子里。穆苍生说了很多话,基本上把她想了解的情况都说了出来,只是很多地方她想不明白。
  忽然,她抬起头,看了看阴沉沉的天空,脑海中一个念头一闪而逝,她却怎么也抓不住。
  对了,她忘了问穆苍生天上到底有什么?如果说现在的村民中没有修士,但以前村里不乏修士,甚至刚开始还有元婴期的修士,那时候的他们有没有飞上过天空呢?还有飞天神尸,既然号称飞天,自然会飞了。
  她有心想回去再问问,却看见孙凌云蹲在不远处的屋檐下,用树枝在地上勾画着什么。须猕猴蹲在孙凌云的脑袋上,也低着头看着他在地上描画。
  安云笑了笑,走过他身边时随意看了一眼,不由停下了脚步。

☆、第210章 收徒

  “小云儿,你画的是什么?”
  安云低下头,看着孙凌云面前画着的图案。这幅图案并不稀奇,只是一副九宫图。但不寻常的是,这不是一副司空见惯的九宫图,这是一副上古时期的九宫图。线条的构成和其中的关联,远比现在的九宫图更为复杂,更为深奥。
  “奇门遁甲。”孙凌云抬头看了她说道。
  “你懂奇门遁甲?”安云好奇道。
  “九宫为地,八卦为天,是为奇门遁甲。”他一副教学先生般站起身,背负着手说道:“奇是指三奇,即乙、丙、丁。门指的是八门,开、休、生、伤、杜、景、死、惊。遁甲值得是六甲旬首遁入六仪。你如果不懂,我怎么跟你解释你也不会懂的。”
  安云哑然失笑,作为阵法宗师,她已经很久没有听到有人对她这么说话了。奇门遁甲是上古乃至远古时期的说法,也是阵法和法阵的根基,历史远比阵法和法阵还要久远。不过因为奇门遁甲太过复杂,不仅很难学,而且不容易精通,后来才会出现阵法和法阵。尤其是阵法几乎普及到了整个修道界,几乎成为了修士必修的一门道法。
  反而奇门遁甲渐渐消失在修道界,久而久之,当今修道界已经没有多少人还会奇门遁甲了。但安云却是会的,或者说每一个研究阵法到了一定境界的修士,首先都必须要精通奇门遁甲,因为这是阵法的根基,万变不离其宗,想要将阵法钻研通透,必须先要精通奇门遁甲的运行之道。弄明白其中的规律和规则。
  “哦,就是因为我不懂,所以我才问的呀。你既然懂,就告诉我吧。”安云故意逗他。
  孙凌云挠了挠头,感觉有些苦恼:“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这个说起来很复杂。”
  安云笑道:“这样啊,那我问你。洛书你可懂?”
  “洛书?”孙凌云愣了愣。说道:“你说的是龟书吧?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图像,其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这是最古老的阴阳五行术数之源。看起来简单。但龟书博大精深,至今还是没有人能够完全悟透其中的道理。”
  安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孙凌云知道洛书她并不觉得奇怪,连奇门遁甲都能说出一二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洛书?她只是惊讶于他竟知道洛书博大精深,并不像表面那般简单通透。对于他这样的年纪,这样的认识便很不得了了。因为安云从他的神情可以看出来,他不是随口那么一说。而是真的觉得洛书深奥无比,玄妙无双。
  “洛书便是大道。你也可以理解为天道。天之道,是平衡,是制衡,是天地法则,也是阴阳五行规律。常人觉得洛书简单,也是对的,因为天道本就是极简,日升月落,潮来潮去,光明和黑暗交替,水与火相生相克。然而天道又极为深奥复杂,即使修道之人,能悟透其中的又有几人?古往今来,能够看破天道,就能碎裂虚空,从而得道飞升。”
  安云脸色严肃,语气认真的朝孙凌云说道:“小云儿,你看不懂洛书,是因为你还是凡人,格局太小,身在深山中,哪里能够得窥整座山之大?就像蚂蚁能看到的世界,永远没有我们人类看的世界大,而我们人类能够看到的世界,永远没有天上的雄鹰看的宽。所谓夏虫语冰,便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小云儿,我问你,你想看的更远一些吗?”
  “什么是雄鹰?什么又是蚂蚁?”孙凌云好奇的问道。
  “……”安云顿了顿,忘记了这座鬼岛上市看不到那些动物的,孙凌云没有见过这些动物,她的比喻完全没有用处。
  “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小云儿,你想修道吗?”她又问道。
  孙凌云眨巴眨巴眼睛望着她,仿佛在思考,隔了一会儿才开口小声问道:“楼主,什么是道?”
  什么是道?
  这个问题瞬间就把安云问住了,两世修道,她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也似乎从来没有认真的去想过这个问题。
  在修道界,很少有修士去质问另一名修士“什么是道”这个问题,一旦有人这么提问,那就表示对方想和你讨教讨教,而且是那种生死立现的讨教。
  这就是所谓的“大道之争”!
  既然是修道,那么不管修士知不知道自己的“道”是什么,从他修道的第一天起,他自己的“道”就一直存在,他或者无法说出,但一定能隐约知道。
  或者说的简单一点,“道”最起码的一点就是坚持,每一个人的“道”不同,自然坚持的就不一样。
  修士之间的“大道之争”,直指本心,看上去很是文雅,却是比斗法还要凶险万倍。你的“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