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仗剑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禹天来抬手将那件东西摘下,看也不看地抛向冯忠,然后取出一方洁白丝帕轻轻拂拭红颜剑不染纤尘的剑身,漫不经心地问道:“冯侍卫长该识得此物罢?若无他事,你们可以走了,记得代贫道向梁王千岁致意。”
    冯忠将那东西借住后定睛一看,脸色登时大变。他手中的是一顶华贵无比的官员纱帽,金缕织就镶珠嵌宝。当今天下,在天子的皇冠之下便是这顶官帽为尊,戴着这顶帽子的正是他的主人梁王。想到禹天来方才所言,他心中生出彻骨的寒意,一言不发转头便走。
    感谢书友浩瀚de绵羊100币慷慨打赏。

第二百九十五章 太玄问志,许仙拜师
    等冯忠等四人灰溜溜地离去,阿青、小青和另外四个与禹福一般身材的昂藏大汉从大殿后面转了出来。
    小青有些不满地问道:“师傅何不干脆让小倩姐将那梁王的人头割了回来?弟子这些年混迹俗世,也多有耳闻那梁王不是什么好人。人人都说他依仗皇帝的宠信,结党营私,把持朝政,贬抑忠良,贪赃卖法,实是本朝第一个巨奸大恶!”
    禹天来油然道:“小青你也说了那梁王之所以如此,依仗的是皇帝的宠信。当今的那位庆隆皇帝当年只是一个毫不受宠的落魄皇子,后来却能越过七八个有权有财有人脉的兄弟登上这大胤王朝的皇帝宝座,可见的是个厉害角色,想来也绝不会不知道梁王的所作所为。为何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宠信梁王,对他的种种倒行逆施之举视而不见?”
    小青一脸茫然,犹犹豫豫地道:“是否是因为那梁王权势太大,皇帝不敢轻易动他?”
    禹天来摇了摇头:“梁王出身寒微,全靠庆隆帝青睐重用才有今日。他权势全部来自庆隆帝,荣辱生死尽在庆隆帝一念之间。”
    小青是彻底糊涂了:“师傅你说那皇帝老儿并非蠢人,那他为何要养一个奸臣出来?”
    “这便是帝王心术的厉害了。”禹天来哈哈笑道,“在皇帝眼中,本就没有所谓忠臣和奸臣的区别,有的只是朋党派系之分。他要用人时,第一个要考虑的也非是此人的能力品德,而是如何使各个派系之间维持一个微妙的平衡局面。这梁王无疑便是庆隆帝用来维持这平衡局面的一颗重要砝码。此人身上牵扯的因果极大,非到必要时候,为师也不便轻易下手除他。”
    小青这才恍然,撇了撇嘴道“原来这里面还有如此多的弯弯绕,你们人类的心思也忒矣的复了些。”
    禹天来笑道:“人心即天心,小青你要向在修行之路上走得更远些,这些鬼域人心也须好生体会。”
    小青不依不饶地追问道:“如果那梁王没有被师傅你今天这一手吓到,还是执意要与咱们为难呢?”
    禹天来淡淡地道:“那便是他自寻死路,谁也救他不得!”
    听到师傅如此硬气霸道,立时眉飞色舞起来,深觉这师傅拜得不差。
    禹天来心中一动,转头又向禹福吩咐道:“外面是李捕头到了,你再出去请他进来。”
    禹福和另外那四人的躯体都是禹天来炼制的黄巾力士傀儡,内中藏得却是先前跟着小青胡混的五鬼。他们本是四处飘荡的幽魂,因为吸收了地下一条五行灵脉的精华而拥有了鬼仙境界的修为,后来被小青收服做了手下。禹天来放出黄巾力士建造了道观之后,想到手下也需要一些人来处理日常事务,便拿出五尊黄巾力士让五鬼附体寄生。小青见五鬼都有了身体,便送了“福、禄、寿、喜、财”五个俗不可耐的名字给他们。
    得了禹天来的吩咐,禹福不敢怠慢,答应一声快步出门,不多时引着李公甫和一个十七八岁年纪的文弱俊秀青年走了进来。
    “禹观主,”李公甫先上前施了一礼,然后有些不安地问道,“梁王府的那几条恶狗怎样了?”
    禹天来笑道:“李捕头不必担心,事情贫道已料理清楚,那梁王应该不会再纠缠此事。”
    “李某代杨大人及手下这班兄弟拜谢禹观主!”李公甫大喜,认认真真地向禹天来拜谢一番,又有些羞赧地道,“那梁王的权势实在太大,咱们钱塘县衙上上下下这些人捆在一起也扳不过人家一根小指头。但要就此放过那姓冯的采花贼,又对不起被他祸害的几个姑娘,没奈何只好将观主这位高人你搬出来做挡箭牌了。这都是李某出的馊主意,还请观主千万海涵!”
    “如今贫道也算是钱塘县的人,自然改为本乡本土尽一份心力,李捕头不必客气。”禹天来摆了摆手,目光落在李公甫身后那青年身上,含笑问道,“今日李捕头似乎不只是为此事而来罢?这位小哥儿是……”
    李公甫就等对方发问,急忙唤过那青年道:“汉文,快来拜见禹观主!”
    那青年倒也听话,丝毫不因禹天来那副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外貌而轻视怠慢,上前几步很是温文尔雅地施礼道:“许仙许汉文拜见禹观主!”
    李公甫在一旁见缝插针地介绍道:“禹观主,这是李某的妻弟许仙,表字汉文。”
    “许公子不必多礼。”禹天来先寒暄一句,然后向李公甫道,“李捕头携令舅前来,不知有何见教?”
    李公甫赔笑道:“汉文这孩子从十来岁上跟着他姐姐到了我家,李某本来孑然一身,这些年是一直将他当作亲兄弟看待的。这孩子天资聪明,读书也颇有成效。李某本意是让他走科举之途、求取功名光宗耀祖。但他执意不肯科举求仕,只说要尽快学些本事来谋个营生。李某这些天与禹观主交往,深知观主你学识渊博如海。今日将汉文带来,便是请观主好歹教他些本事,令他能够安身立命,如此李某也便能对拙荆有个交代了。”
    禹天来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站在自己面前的许仙,笑吟吟地道:“许公子,李捕头是贫道在钱塘县交的第一个朋友,既是他开了金口,贫道自然要给他这个面子,却不知你究竟想学些什么本事?”
    许仙已经听姐夫说了,这位小禹观主看上去年轻,其实应该是一位因修为精神而驻颜有术的老前辈。听对方发问,他急忙恭谨答道:“观主愿意指点,许仙哪里还敢挑挑拣拣,自然都由观主作主。”
    禹天来斟酌道:“虽说你无心科举,但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依贫道之间,你还是该苦读诗书,谋求仕进。贫道不才,早年也颇曾读书,三教九流、诸子百家,尽都了如指掌。你若是随贫道读书,不出三年,贫道包你一个状元及第,你意下如何?”
    许仙愣了一愣,有些不好意思地拱手道:“启禀观主,一入官场,免不得要与人勾心斗角,许仙实在弄不来这些,因此只好辜负观主这番美意了。”
    禹天来也不在意,又道:“你既然不愿学文,那定是愿意学武了。虽然你年岁稍大了一点,但根骨还算不凡。贫道还有妙法为你易筋伐髓,也不难将你造就成当时顶尖的武道高手。学成武艺之后,你便可以仗剑惩恶扬善,成就一代名侠。如此你可愿意?”
    这一次许仙却是毫不犹豫地连连摇头道:“许仙自幼胆小,平时连鸡都不敢杀一只,舞刀弄剑,实非所愿。”
    阿青和小青两个听着,一起将眼睛瞪了起来。
    阿青喝道:“姓许的小子,你是否故意来捣乱的?文也不学,武也不学,究竟要学些什么?”
    小青则阴阳怪气地道:“莫不成你竟向跟我师傅学习修行长生之术?此术我师傅纵有,又岂会轻授于你?”
    许仙被她们两个说得满脸通红,也觉得自己有些失礼,讷讷地说不出话来。
    却不防禹天来又笑道:“若许公子当真有志求道,贫道倒也不是不可以传你修行之法……”
    此言一出,众人无不惊愕,实不知他为何如此看得起许仙。
    一旁李公甫的一颗心更是剧烈地跳动起来,他已隐隐看出禹天来绝非武功绝顶那么简单,只怕便是传说中那些飞天遁地、呼风唤雨的神仙中人。禹天来和小青的话,不啻证明了他的猜想不错。
    许仙这一次犹豫了好半晌,才赔着小心地道:“修行求道,纵得长生也不过是独善其身,亦非许仙所愿。”
    这一次所有人都愣住了,一个个都用看傻瓜一样的目光看着许仙。李公甫更恨不得跳过来按着小舅子的脑袋赶快拜师并收回方才的话。
    只有禹天来脸上的笑意更盛,悠然道:“倒是贫道小看了你,原来你要学得竟是济世度人的本事。贫道这里倒是恰好有一样东西最适合你。”
    说到此处,他从袖中取出一部厚厚的帛书,却正是先前藏在纯阳铁匣中的《纯阳药典》:“这是纯阳仙人留下的一部医术丹经,内中记载了许多药理医术。虽然贫道在医道上不算精通,用来指点你却也绰绰有余,你可愿学?”
    许仙脸上终于现出喜色,二话不说在禹天来身前拜倒,口称:“弟子愿随老师学习医道。”
    感谢书友聪慧过人100币慷慨打赏。

第二百九十六章 法力无边,海裂山崩
    许仙拜了禹天来为师之后,每日都会来太玄观里,向禹天来学习医术。
    禹天来所学广博无比,医道方面虽非所长,但所知也绝不只限于一部《纯阳药典》,仅仅是在历经各个世界时,阅览后记诵在心的医道巨著如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华佗的《青囊经》、孙思邈的《千金方》等不下几十部,拿来教导许仙自然不成问题。
    许仙为人虽有些迂腐和呆气,但在医道方面确实也有些天分,凭着早先自己阅读揣摩的几部医书作为基础,竟然只用了半年时间便在医道上登堂入室。
    禹天来抽空对李公甫说学医不可闭门造车,也需要在病人身上印证做学,请他帮忙寻个医馆,给许仙寻个实践的机会。
    李公甫在小舅子的事情上甚是热心,立时便向想到在本县怀青巷口开药行的好友王凤山,当即备了些礼物带许仙登门拜访说明来意。
    那王凤山初时看许仙年轻,心中尚有几分疑虑,于是试着拿出几条医术药理略作考究。
    许仙成竹在胸侃侃而谈,将这些问题尽都解答的清楚详尽,甚至有些是王凤山这浸淫医道多年的老手都未想到的。
    王凤山又惊又喜,当即拍板聘请许仙为本店坐堂先生。
    许仙刚刚开诊时,众人同样因他的年纪而信不过,着实坐了几天冷板凳。直到有一日一个骤发急症的病人被送来药店,连王凤山在内的几个先生都束手无策,许仙挺身而出,凭着从禹天来处学到的一手神妙针灸之法着手成春。
    自此之后,钱塘县人人皆知道了许仙这位少年神医,但又什么疑难杂症都抢着登门让他诊治。
    这些病症许仙本人多数都能处理,偶有疑难是也可到太玄观向禹天来请教,因此除了几个送来时便已气绝无救的病人,余者尽都在他手下病愈复原。而许仙的医术也在实践中日渐精进,神医之名更随着治好的病人越来越多而越穿越广。
    不知不觉又是半年过去,许仙已经满了十八岁。因为在医道上已经成为钱塘县的一面活招牌,王凤山对他分外看重,为了将他留在自己店里,不仅拿出丰厚的薪金,更许下一成干股来拉拢他。如今这位王员外只恨自己没有女儿,否则定要将许仙招作女婿,将他彻彻底底变成自己人。
    李公甫和妻子许娇容看到弟弟事业有成,便开始筹谋着帮他成家,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