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金钢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势汹汹的去了,又灰溜溜的离开。周瑞只得去了不远处的茶楼一边坐在那里喝茶,一边等着带来的人去查清楚那家店的背景。
  卖假货的小破店竟然也敢这么嚣张,等查清楚了,看他周大爷怎么收拾他们。
  然而这又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那家店竟然是当今七子七郡王名下的店铺。
  荣国府的下人自来是欺软怕硬,极会看风向的。于是这店也不敢砸了,人也不敢随便找个理由往应天府衙门送了。
  周瑞想要带着人回去,可自觉没办法向王夫人交差。于是只得脸一抹,又跑回那家店,陪着一脸笑问那掌柜的他们这货是从哪进的。
  掌柜不拿正眼瞧周瑞,最后还是看在周瑞送了两锭银子的份上,大发慈悲的说了。
  “我们店的货都是挑那生辰八字极好的孕妇,然后送到香火极旺的寺里。请了得道高僧昼夜不停的诵经九九八十一天。。。。。。最后只要那新出生小孩福气深厚的都会衔着这么一块玉出来。”
  周瑞:“。。。。。。”
  花了两锭银子你就告诉我这个?好气哦~,却还要微笑。
  ╮(╯▽╰)╭
  周瑞以为自己碰到了硬茬子,哪里知道这就是元姐儿想出来的统一说词。
  所谓大隐隐于市,在元姐儿看来这便是了。
  将水搅得不能再浑,从世人的视线里将荣国府与贾宝玉摘出来。
  不管怎么说,贾宝玉到底是自己亲弟弟,不可能看着他一直在火上烤。现在弄出这么一件全民皆参与的活动,想必能够缓解一下这个弟弟未来的坎坷人生吧。
  不过很可惜,王夫人并不是这样认为的。
  举起周瑞买回来的‘通灵宝玉’通货版,王夫人又让人将小儿子脖子上的玉拿过来。
  两厢对比一番,两块玉放在一起,若是不算材质,就跟堂兄弟似的。
  像极了。
  看到这里,王夫人微微眯起双眼,抬头看向周瑞家的,“你去查一查宝玉这块玉的样子是怎么传出府去的。”
  周瑞家的早就因为这事被王夫人责罚过。现在听到王夫人的吩咐,周瑞家的连忙将一早就准备好的说词吐了出来。
  她说她怀疑是大房那边的人干的。
  王夫人狠狠的瞪了周瑞家的一眼,她难道不知道最不希望二房好的就是大房吗?
  大房听说自己生了个有玉的儿子,能做得住?京城这么多事,怕是与大房脱不开关系。
  “。。。先去查查正院的下人哪些是大房的眼线。”顿了顿,王夫人又盯着周瑞家的说道,“再让你男人去府外打听一下,七王爷为什么会插手这件事。”
  要是真有皇子插手荣国府的事情,那也应该是五王爷才是。毕竟大房的那个绿柳姨娘是甄贵妃身边的大宫女。这么多年甄贵妃还时不时的想起她,若是她求到五王爷面前,五王爷自然不会推辞。但是这个七王爷,没听说大房勾搭上这么一个王爷而没张扬呀。
  王夫人怕是永远也想不到七王爷不是大房的外挂,而是她那亲闺女的外挂。当然,此时王夫人最不想见的就是她那位不贴心的好闺女了。
  想到自己在生产第二日对元姐儿说的话,凭是王夫人脸皮再厚,她也觉得臊得慌。
  本来还有些恼羞成怒的王夫人转念又想到了元姐儿竟然在知道了府里的流言后,还能看着亲娘被包在鼓里,看着亲娘出丑,这样的闺女。。。真不如当初拿去喂狗了。
  深吸一口气,王夫人直接喊了个丫头进来,“你去大姑娘那里,就说我最近头疼,让她给我抄十遍妙法莲华经,月初的时候供到佛前。”
  妙法莲华经,经文篇幅极长,字数也极多。一天十二个时辰,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也不一定能抄完一遍。今儿已经是五月十九了,离月初还有十一天。这十一天里还要扣除宝玉满月府里设宴的日子。
  也就是说王夫人这么一句话,元姐儿未来十来天都得站在书案前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的抄佛经了。
  周瑞家的略识几个字,并不能认全这本经书上所有的字。但她却知道那本书要抄一遍需要多少时间的。
  心里对于自家太太拿大姑娘撒气的事情有了明悟后,周瑞家的也并未过多言语。毕竟又不是她闺女,她替人家心疼个什么劲。
  王夫人下达这个命令的时候,贾母那里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贾母只垂头低笑了一下,便当做什么都不知道继续做她富贵人家的老太太。
  至于元姐儿嘛。她倒是没笑,冷着一张脸一个铜子都没赏的打发了王夫人院里的丫头。冷笑一声,去了书房。
  到书房将妙法莲华经找到,元姐儿面无表情的翻了翻那本经书的厚度。然后提起笔一字一句的抄写。抄了不过一个时辰,元姐儿看着自己只抄了整本经书十分之一都不到,当即五指并拢将身旁的书案来来回回捅出了好几个窟窿才悄了心头火气。
  将守在书房门外的金鱼叫进来,然后小声吩咐她给自己弄上几瓷瓶鲜血来。
  元姐儿进年来吩咐金鱼办的各种小事多了,与金鱼之间也产生了不少默契。听到元姐儿让她弄血,她倒是什么都没问,接过元姐儿给的银子和铜钱就悄悄的走了。
  金鱼知道现在府里并不太平,于是给了守门的婆子几个铜子,她便找了个理由出府去了。
  及至傍晚金鱼才悄悄的用食盒夹带几瓶鲜血回到了元姐儿的小跨院子。
  元姐儿收到血,笑着夸了金鱼一通。又赏了金鱼一只她亲手做的簪子,便打发她下去了。只在外面放一瓶血,其他的都收到空间里慢慢用,元姐儿一边拿笔抄经书,一边笑得坏坏的。
  此后三四个夜晚,元姐儿书房的灯一直亮着不灭。等到第五天早上,元姐儿在给老太太请安的时候晕倒在路上。
  元姐儿花了重金挑的太医,一被请进府,那太医在一番诊脉后,就按着元姐儿给的病情说了。
  失血过多,劳心劳力,气血两亏,需要静养。
  于是到了这会儿,众人才知道元姐儿这些日子都干了什么。
  她竟然割破了自己的胳膊,用自己的鲜血为二太太抄经书。
  真是孝顺闺女呀~
  从古至今的大孝女不外如是。
  元姐儿终于终于通过自己的‘孝心’感天动地的给荣国府传出了一个好名声。
  当然,随着元姐儿孝女名声传出去的,还有王夫人重男轻女,苛刻亲生女儿的消息也传了出去。
  但这又能怪得了谁呢。
  ╮(╯▽╰)╭
  作者有话要说:  公鸡:吃了我的肉,还利用我的血,你们人类真的太无耻了。。。。。。
  太医:我知道真相,真相不是这样的。
  红楼梦第三回,到数最后有一段话。确实提到通灵宝玉上面竟然还有个用来穿绳的洞眼。。。。。。
  是晚;宝玉李嬷嬷已睡了;他见里面黛玉和鹦哥犹未安息;他自卸了妆;悄悄进来;笑问:〃姑娘怎么还不安息?〃
  黛玉忙让:〃姐姐请坐。〃袭人在床沿上坐了。鹦哥笑道:〃林姑娘正在这里伤心; 自己淌眼抹泪的说:‘今儿才来;就惹出你家哥儿的狂病;倘或摔坏了那玉;岂不是因我之过!'因此便伤心;我好容易劝好了〃。
  袭人道:〃姑娘快休如此;将来只怕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儿还有呢!若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你伤感不了呢。 快别多心!〃
  黛玉道:〃姐姐们说的;我记着就是了。究竟那玉不知是怎么个来历?上面还有字迹?〃
  袭人道:〃连一家子也不知来历;上头还有现成的眼儿;听得说;落草时是从他口里掏出来的。 等我拿来你看便知。〃。。。。。。


第56章 
  先撩者贱。
  王夫人以绝对的抢地姿势成功的诠释了这句话; 并且享受到了不为外人道的甜蜜果实。
  而元姐儿则是一种比坑爹还要坑爹的雷霆手段; 让自己成功的‘孝女’了。
  这一笔买卖,王夫人赔尽里外。元姐儿成是抛出成本后还大大的赚了一笔。
  话说元姐儿晕倒在请安的路上,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元姐儿房里的丫头就像是未经过事一般的惊慌失措。咋咋唬唬的与府上那些仆妇将元姐儿晕倒的事弄得阖府皆知。之后随着荣国府一惯的特性; 这事又都传到了府外去。
  最后随着太医入府又离府,这事知道的人也就更多了。
  元姐儿觉得她要是王夫人; 出了月子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贾家的下人都仔细的清理一番,以免有点啥事都跟家里放了上百只广播大喇叭似的。
  坑了一个太子还不够让人心生警惕的吗?那现在连管家太太都坑成这样了,荣国府的下人,再不治一治,就真的上天了。
  ╮(╯▽╰)╭
  真晕假晕太好分辩了; 虽然元姐儿不担心太医会临阵倒戈,但她却担心被特别特别关心她; 特别特别宠爱她的贾母看出来。若是让这老太太知道她连自己生母都能这般算计,不愿任劳任怨; 任其压榨; 怕是她之后的日子不会太好过。
  于是走在指定地点时; 元姐儿抬起手指; 将一早准备好的药剂送到自己的口中。然后先是假晕,最后真晕; 让整件事情都少一些漏洞。。。。。。
  贾母在听说元姐儿晕倒这件事情时; 并没有多想。让人将元姐儿抬回房,又派了人请了太医上门诊脉,等诊脉的结果一出来同; 贾母就坐不住了。
  失血过多?
  元姐儿连初潮都没来呢,失的什么血。
  等到元姐儿的丫头小声的将元姐儿这几日日日夜夜用鲜血抄写佛经的事情说出来,贾母才知道自家这个孙女干了什么事。
  她是知道元姐儿在抄经书的,只是却不知道元姐儿是这么抄的经书。
  看一眼带着淡淡血腥气的经书,贾母抿着嘴坐到元姐儿的床前,仔细打量元姐儿。
  中间还借着伸手拂开元姐儿脸颊上的碎发薅了元姐儿几根头发,发现元姐儿的呼吸都不曾改变,眼睛未睁,眼珠子也没在眼皮子底下乱转,这才相信了自己这个孙女是真的抄经书抄晕了。
  是真的有孝心,还是故意显孝心,一时间贾母倒是分辩不出来她这个性子有些怪的孙女目的为何。但贾母却知道这件事情过后,这个孙女与亲妈算是撕破了脸。
  不过这样也好。
  她精心养出来的人,能只亲近她一个人,只听她一个人的话岂不正好。
  一脸疼惜的叹了口气,贾母吩咐了元姐儿院里的丫头侍候好元姐儿便扶着鸳鸯的手回了荣庆堂。
  一时贾母走了,周瑞家的也被王夫人派了过来查看元姐儿是不是真的如太医的诊断那般失血过多晕倒了。
  借着王夫人的命令,同贾母一样仔细的打量了一番晕迷中的元姐儿,因为她并不敢去掐元姐儿,或是薅元姐儿的头发,所以她打量的时间倒是比贾母多了一倍去。
  在确定了元姐儿是真的昏迷后,周瑞家的便捧着元姐儿用自己的血抄的佛经回了二房给王夫人复命。
  一时,元姐儿的房里又恢复了安静。
  于嬷嬷看了一眼几个丫头,又看了一眼低着头不看自己的金鱼,摇了摇头,吩咐了众人几句,便也回了自己的房间。
  这日,距离王夫人出月子还有两天,元姐儿这里因失血过多昏迷了大半天后,终于醒了过来。
  一醒过来,好吃好喝的吃了一顿极丰盛的午膳,元姐儿便披散着头发靠坐在床发等着那些上门来探病的客人了。
  这会儿是贾母的午歇时间,所以元姐儿醒来的消息,她还不知道。王夫人那里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