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娶了那个丞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维有些楞,看了看百官,发现所有人也一脸没反应过来的样子,他一边想一边说道:“丞相言之有理,只是……先帝只封了爵位,并未赐予封地。”

    然后,他就看见自家丞相更淡定道:“请陛下拟旨,臣定当责令有司,尽快为两位殿下准备封地事宜。”

    这就很有意思了,丞相什么意思?是怕新皇对他小儿子小女儿开刀,还是要为大儿子铺路?不过论私心,手心手背都是肉;但论公事,还是尽早把常宁王和公主打发出去才好。

    刘维想了想,没有答应,却也没有拒绝,丞相也没说什么,又讲起了其他事情。

    结果隔了几天,诸葛亮再次上奏同样一件事,而百官非常乖巧地装哑巴。这一次,刘维终于应允了。刚忙完先帝丧事和新皇登基,又开始没日没夜加班准备藩王就藩的事宜。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其实南汉地盘也不是很大,最终常宁王封去了益州一块五谷丰登之宝地,封其嫡子刘勉为常宁世子,而清河公主晋为清河王,封去了扬州海边,依旧掌管海军,但无召不得入王都。

    常宁王走的时候,精神还是恹恹的,新皇宽慰了几句,他是极为疼这个幼弟的,无他,常宁王就是个软糯脾气,没有危险性的亲弟弟,总是讨人喜欢的。倒是清河王,之前吊唁的时候,被亲生父亲下令拦住,如今母亲刚刚下葬,又是她父亲启奏她亲哥哥,将她尽早赶王都。

    哪怕心里清楚,诸葛亮是为自己好,而且自己带兵长时间待在王都,恐怕有人要起异心。但刘络还是怏怏不乐,她也不是没想过,如果阿母立自己当太女呢?毕竟总属下在她耳边唠叨这件事,但看着王都这一轮又一轮的好戏,她早就放弃这念头了。

    这个位置不是那么好坐的,坐在上面的人是帝王,也是一只终日惊恐不已的困兽。还不如天高皇帝远,快快活活地在自己封地上,还能演练水军,打打山匪海匪,岂不乐哉?

    所以,清河王走得时候,雄赳赳气昂昂,压根不要人安慰。

    刘维抽了抽嘴角,最终没说什么,只让妹妹保重。等送走了两位藩王,他这才回过头看了看群臣中的丞相,自从母亲走后,父亲瘦了不少,但依旧犹如高山仰止。

    父亲舍不得弟弟妹妹吗?怕确实有几分,但他终究是那位丞相啊,和大汉基业想必,儿女情长,父子情深又算什么呢?

 73。鞠躬尽瘁

    谁都不知道; 一手促成藩王就藩的丞相根本没打算消停。大概是诸葛氏谋反; 还有先帝驾崩的事情给他受了太多刺激,所有人都觉得他有些失心疯。

    好吧,这么说不怎么公平; 诸葛亮一言一行还是极有章法的,但却是极有章法地搞事。比如常宁王和清河王前脚刚走; 他立刻上书要彻查诸葛氏谋反一案。

    百官都傻眼了,这诸葛氏谋反不是都结案了吗?先帝都不追究了,难道新皇还要再砍几个人头,诛杀几个家族?因国内动荡不安,曹魏那边已经有了异动; 此时一动不如一静; 万不可再刨根问底了,这个道理难道丞相不懂吗?

    刘维皱了皱眉,按下了此事,让不少人心中都松了一口气。

    诸葛亮没再在这上面做文章,却丧心病狂地开始纠世家的错处。水至清则无鱼,这些大家族的屁股不可能干净得起来; 不过这种事情; 先帝新皇都心知肚明; 只不过睁一眼闭一眼而已,谁想到丞相却死咬着不放。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刘维没办法; 谁让证据都放在他面前,只能按耐住心中不安; 准许了丞相的几次启奏,又处置了一批人,搞得朝堂上下人人自危,怨言纷纷,都说丞相这是要为先帝报仇,所以精神都不太正常。

    “阿翁,魏国军队已有异动,曹叡让司马懿领兵,往南边进了几十里。”刘维头疼道,暗示他亲爹消停一些。

    诸葛亮神色淡然,不为所动,他向来言必行,行必果。既然制定了法度,那便是一定要根据规则来公平处理的,岂会因为陛下两三句话,就改了主意。

    至于司马懿的事情,自然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刘维无计可施,他突然明白为什么母亲临终前会问他“如有你登基为帝,有一天却和你阿翁起了冲突,你待如何?”如何?他父亲这个脾气,这个威望,他又能如何,只能认了呗。

    只是再这样下去,怕是丞相会引起众怒。

    好在丞相的纠察工作终于被强行打断,当然南汉是没人有本事阻止他的,只不过是司马懿兵临城下。诸葛亮只能暂且放一放手头的事情,亲自带兵去怼曹魏罢了。

    丞相大军开拔的那天,不知多少人默默在心中感激曹军来得好。

    诸葛亮是带兵走了,但之前被丞相紧盯的几个世家终于有了喘息之时,心思也松泛开来。虽然很多案件是有真凭实据的,但无奈诸葛亮做得太过分,大有株连到底的意思。便有人私下商议,难道他们的丞相就没有任何问题了吗?

    但凡是人,不是圣人,就孰能无过?更何况诸葛亮身上还有一个推脱不掉的责任——诸葛氏谋反。到底这家人谋反和丞相有没有关系,何况族人谋反,难道诸葛亮不在株连夷族的范围内?只不过先帝驾崩得太突然,新皇又不追究,这件事就糊弄过去了。

    甚至诸葛氏都没有夷三族,只不过是几个要犯砍了脑袋,抄了两三家而已。

    趁着诸葛亮不在朝廷,这群不怕死的便联名上书给新皇,列举了丞相十三条罪名,其中第一天就疑他串通谋逆,害死先帝,之后还有弄权揽政,排除异己什么的,刘维比较无话可说的是最后几条还有祸乱宫廷的……

    那什么,你们这么厉害,怎么不敢当着丞相的面喷呢?

    刘维又一次叹气,他现在天天晚上愁得抓头发,估计要不了两年就能变成一个秃子,真是有损他母皇阿翁的颜面。

    “诸位爱卿。”他脸色一点点冷下来,声音却依旧柔和,反问道:“这天底下何有以子训父的道理?诸葛氏谋反一案已有定案,祸首已为先帝所斩杀,朕初登大宝,当宽赦天下。何况曹贼派大兵临城,丞相率兵迎击,此时诸位上奏,岂不有趁人危急之嫌?又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朕?这是要让出征在外的将士们寒心?陷朕于不仁不义,陷国家于存亡之中?”

    “臣不敢。”众臣一凛,肃容答道。

    他们之所以敢上奏,无非是诸葛亮不在,而且先帝死得突然,死前还有消息传说。原本先帝要赐死丞相,只是被丞相提前气死了,所以旨意才没下达。而刘维也一定会为不能亲政感到不满,有诸葛亮一天,他就不能在朝堂上说一不二。

    但现在想来,此时陛下还不会动手。他们也不想要陛下动手,只不过是在父子心中扎下一根刺,总有一天,新皇被丞相逼得烦了的时候,会想起这些罪名。

    诸葛亮在前线和司马懿打得昏天黑地,这两位大概是命中敌手,遇见了就是往死里掐。上次暴雨救了司马懿一命,这一次就更加难缠,果然越老越成精。

    大约知道刘玥死得突然,司马懿逮着痛处捅刀,无非是新皇继位,诸葛亮没有立足之地。姜维气得手抖,丞相大人却极为淡定地摇着扇子,让人回问曹叡可安好?

    如果说曹丕和司马懿还是挚友,君臣之间信任中夹着猜忌,那么曹叡对司马家就没那么多温情了。既然被称作“小曹操”,这位魏帝的心思也很是多疑寡情。

    所以谁也别说谁,都是一样的处境。

    诸葛亮带兵稳妥,更有威望,老将走了一批,但军中还有魏延、姜维和马谡等人,都是军中新生力量,即便各自有各自的毛病,但总还能压得下去,更何况还有赵云统领的右路军。僵持了几个月后,曹叡见讨不了好,南汉也是一如既往地稳定,也就下令撤兵了。

    这几个月,别人且不说,贵妃刘蓉是极不好过的,她因为魏帝生了儿子晋封,性格温婉而受尽宠爱。但也架不住她是南汉公主,更是诸葛亮的侄女,很是受了一些白眼和质疑。好在她膝下有儿子,曹叡也不难为自己女人。

    只是宫里女人都狠毒似老虎,一旦母妃失势,没多久小皇子便夭折了。刘蓉流干了眼泪,也不向曹叡闹,只是抱着幼儿的衣物,眼泪滚滚往下落,俨然一副生无可恋。

    曹叡心里也难受,他到现在生了三四个儿子,都活不过六岁,天知道曹家是不是被咒了,这是上天要断了曹氏血脉吗?如今他只得曹芳一个养子,还是个娃娃呢。

    可即便儿子死了,他也不能怎么样,宫里面能动手的就这么几个,可为了朝堂考量,他不能动那几人,不过借故训斥一番罢了。更何况,刘蓉的儿子,也是不能立为太子的。

    曹叡的心胸可没有南汉宽广,万万做不到让未来皇帝有敌国血脉。君不见刘玥死后,刘维就没有立刘晟为太子?毕竟刘晟是曹夫人的儿子,是曹操的外孙。

    魏帝对妃子有愧,便在物质上多补偿一些,却不知道作为母亲,最痛苦的事情,无非是幼子惨死,而害了他的人还逍遥在外,应该维护自己的夫君却熟视无睹。

    #

    丞相班师回朝了,向陛下禀报了战况,第二天就精神抖擞上朝。那几个弹劾他的臣子作出若无其事的模样,诸葛亮也没有追究的意思,让人摸不清他到底在想什么。

    难道真是失心疯了?但看着又不像。

    殊不知诸葛亮不当场发作,其实是在酝酿大招。解决了曹魏的外患,这位丞相下定决心和世家清算一番,他答应过先帝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将来九泉之下,也有脸见她。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公元232年,也就是天瑞二年,四侯谋反案又一次震惊了刚刚平静下来的襄阳。

    这四位侯爷都出身世家,当年极有先见之明地投靠先帝,为家族挣了一条荣光之路,却难免人心不足蛇吞象,有位极人臣之野心。

    事件起因再简单不过,不过是城防军逮住了个破坏宵禁的醉酒家仆,问了之后才知道是云侯的仆从,这倒也没什么,谁家都有作奸犯科的仆人,只这人喝饱了酒,又被城防将士吓破了胆,嘴里一时没有把门的,一时就嚷嚷了几句。

    这夜巡防统领名萧翎,看着五大三粗,却是极为粗中有细的。他眼神闪烁了几下,即刻将人扣押起来,言行拷问,另一方面又派出手下,装作匪人劫财的模样,写了恐吓信另其家人向云侯求助。

    萧翎胆大至此,着实出乎意料。不过他也不算太愚笨,转身就去丞相府,连夜见到了诸葛亮。后者听完后,竟是同意了萧翎的计划,想着从云侯这里挖出点什么。

    这一挖就挖出了个谋反大案来,第二天刚睡醒的刘维拿着茶杯,就喷出一口水来。

    演练私兵?打造兵器?等等,四位侯爷身份不低,却都不是要职,这都是在图啥?而且这事未免太顺利了一点,怎么偏偏撞到诸葛亮手上?

    若非清楚父亲的品行,刘维都觉得这是丞相故意陷害了,这事透着一股古怪,但对着面沉如水的诸葛亮,刘维暗叹一口气,怕是无法善罢甘休了。

    诸葛亮俨然一副置所有人于死地的模样,上奏里要被抄家灭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