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娶了那个丞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乱世之中,朝不保夕,有些话今日不说,何日能再说?”马超看向刘玥,认真道,“超以为,像凤德这般的女中豪杰,即便超配不上,您自然也该配一个真英雄,而非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士。”

    美人配英雄,如果美人本身也是英雄,那就更该配个英雄了。像诸葛亮这样的文人,虽说为主公出谋划策是一把好手,但对于战场厮杀毫无用处。

    刘玥在万军中厮杀时,诸葛亮在后方坐在大帐里;刘玥每次在生死之间时,诸葛亮都无法陪在她身边。这样的夫君,又岂能配得上当世凤主?

    “放肆!”刘玥怒斥,“你是在挑拨我夫妻之情?”

    “超斗胆。”马超大概吃准刘玥不会因这件事就杀了他,反而,他若在此时退缩才是死无葬身之地:“诸葛军师对于凤德,就当真那么事事称心吗?”

    “想那曹操孙权之流,各个姬妾成群,乃至于一个士族子弟,一个富商都可以凭自己的心意挑选美人。凤德贵为南武侯,如今手握重兵,坐拥南方三州,手下谋臣武将随意可换,可却不能挑剔枕边人,这又是何道理?”

    “难道就因为您身为女子吗?”马超说道:“您何时受限于女子之身?”

    刘玥什么时候真把自己当做女人来看啊?

    曹操可以喜欢谁就娶谁,连一个有钱富豪都可以娶称心如意的美妾,刘玥却不行。她作为南武侯,可以重用或贬谪任意一个官员,却换不了枕边人。所以,马超问她“天底下怎么会有如此道理?您就甘心受困于女子之身?”

    可最诛心的一句却是——

    诸葛亮,就真的那么让人称心吗?

    要说人无完人,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都快被吹成神话人物了,人们为他建庙祭拜,是天下士人的精神典范,但他当真那么完美吗?

    当然不是。

    首先诸葛亮就不是什么好丈夫好父亲,他一心一意扑在公事上,基本不管孩子的教育。要不是刘维还是少主,他才费心来问问,要真只是诸葛亮的儿子,估计就是散养。

    其次,忙到他这个程度也没什么浪漫情怀,有这个时间谈情说爱还不如多看两份奏章。哪个女人喜欢这样事业狂没情趣的男人?

    那作为臣子呢?是,诸葛亮能力很强,也忠心耿耿,关心百姓。但他太过大包大揽,喜欢将决定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用古代人的说话就是“好弄权”。

    更何况,有时刘玥和他还有意见上的分歧,诸葛亮有时还要“忠言劝谏”。

    任何一段婚姻都有七年之痒,不是因为曾经的人变坏了,而是当恋爱滤镜被去除后,一个人的缺点在日常磨合中显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不可忽视,最后人们都只盯着另一半的缺点,而忘记了爱人曾让自己神魂颠倒的魅力。

    “等我从江东回来后再说。”刘玥对马超说道。 

 54分道扬镳

    建安十六年(公元221年)是个好年头; 至少对于刘玥来说; 因为她终于迈出了平定天下最重要的一步:一统长江以南。

    虽然从前两年起,江东就开始势微,大部分地盘被曹操和刘玥瓜分。但好在孙权还剩下最后一口气; 死守建业,仍旧拜吕蒙为大都督。

    可吕蒙素来身体不好; 蝗灾之后便时常卧床吐血,加上江东局势风雨飘摇。作为大都督又不免费心劳力,等刘玥举兵东进的消息一出,他竟显出几分下世的光景来。

    “某有负重托,奈何啊!”吕蒙听到赵云为先锋; 和甘宁从水陆两路分兵; 直取建业而来,就知道大势已去,,只愣愣说了这一句,便一口气没上来而昏厥。

    等他再醒来时,听手下报告; 说是孙权派了黄盖和周泰等几位老将去抵挡。但吕蒙并不关心这个; 只急切问道:“北面曹公有何反应?”

    “按兵不动。”手下回道。

    吕蒙苍白的手上青筋毕现; 脸色难看了几分,低声道:“怎会如此?”

    难道曹操真要眼睁睁看着刘玥统一南方; 和他划江而治,南北抗衡吗?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此事不对劲!

    吕蒙面如金纸; 咽下一口心头血,怒道:“再去探!”

    等许都真正的情况传来时,刘玥大军已经斩杀周泰,并把江东当成瓮中之鳖来抓。这几年虽说是在救灾,但刘玥从未停止练兵,这人发了狠,竟有几分歇斯底里的味道,眼看着江东危急,可曹操这时候却像瞎了似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孙权已经写了好几封求救信,可曹操只回了一封,也只是让他再支撑些时日。

    如今探子传信回来,江东等人这才知道曹操后方失火。说来也是他自己的野心,蝗灾过后,他便让汉帝加封自己为魏公。虽说公侯子爵,公只比侯高了一等,但凡是公爵,都是有自己封地,还能正儿八经建立公国的。

    此时是魏公不假,那之后呢?是魏王……抑或是,魏帝?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那些没事都爱挑刺的汉臣彻底翻了脸,但迫于曹操的雷霆手段,敢怒不敢言。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荀彧却跳出来,公开反对曹操加封魏公。

    荀彧何许人也?是朝廷的尚书令,是颍川荀氏,更是曹操多年的心腹。

    荀令君的身份太重了,重到他可以当庭和曹操抗衡,让众臣以他为尊,打着荀氏的旗号反对新封的“魏公”。就是这焦头烂额的时候,曹操怎么敢离开许都,让这群人钻了空子?

    呵呵,连荀彧都反了,等他带兵打完刘玥回来,许都特么都要改姓了吧!有的时候,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而曹操如今的鞋子着实太名贵了一些。

    但南方的事情也不能不管,他派了夏侯惇进兵濡须口,和刘玥对峙。

    夏侯惇这人吧,人品和身份都是没说的,讲义气重感情,也是曹操最信任的兄弟。但人无完人,夏侯惇唯一的缺点就是……可能,大概,不怎么会打仗。

    并不能说不会,而是比起三国时代的名将,他确实算二流梯队的。要论曹魏阵营的用兵奇才,其实首推的还是曹操本人,但还是那句话,他不敢离开许都。

    刘玥亲自带兵,对上夏侯惇,硬是没让一个曹兵渡河。

    曹操不死心,又让人从关内袭取益州,结果派出的军队被诸葛亮统领的益州兵堵住。他们占据了有利的川蜀地形,以逸待劳,绝不冒进,只为拖延时间。

    一时间陷入僵局,曹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刘玥把江东一口口咬在嘴里。连带对朝中给他搞事的汉臣们,就更恼怒厌烦,他已经忍无可忍了……

    曹操看着案上的竹卷,一封封一字字都在控诉他,说他欺君罔上,说他篡权夺位,说他枉为人臣,刚封为五官中郎将的曹丕侍立在旁,看着父亲极深的眼神,竟是不敢说一句话。

    怕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曹丕暗自叹气,汉室衰微,难道这些汉臣当真看不出来吗?难道还真要指望那小皇帝吗?刘协能和阿翁比?他看那皇帝连大哥都不如。

    因这一世曹昂未死在张绣和贾诩手里,所以曹操在选择继承人方面完全没有迟疑,加上曹植送去当了质子,曹丕倒完全没有卷入夺嫡的麻烦中,日子很是好过。

    他性格阴沉,一向不讨阿翁阿母喜欢,只有大哥曹昂对他最好。曹昂是宽厚的性子,不仅对兄弟极好,对来许都当人质的刘缘也非常关心。

    刘缘来许都时才八岁多,小小的孩子难得老成懂事,曹操自然没有为难,却也不待见,把人往建好的宅子里一扔,派人看着点就是了。刘缘一个小孩儿,身边没有亲朋好友,虽说不愁吃喝,但日子怎么会过得舒心?

    曹昂碰巧有一次看到刘缘在赏花,形单影只得好不可怜,就拉了他一起吃饭。当时曹丕和曹彰都在,看到刘缘也没说什么。

    这么一来二去就熟识起来,刘缘话不多,做事也得体。曹丕原本以为阿翁会发火,因而迁怒到大哥身上,所以对刘缘横竖看不顺眼,后者不卑不亢,让他一拳像打到棉花里。

    曹昂好笑道:“难得看到你这般孩子气。”

    曹丕抿唇,反问道:“若让阿翁知道,大哥与刘家质子如此亲密,难保不累及您。”

    “子桓想得细致。”曹昂笑着摇摇头,对宠爱的弟弟说道:“只一点不对,阿翁确找我说过此事,却并未怪罪。你想想以父亲的心胸,难道会和一个半大孩子计较?”

    曹丕不语,仍旧不喜欢刘缘,却不再刺他。

    不过所谓质子,就是在战争期间拿来要挟对方的筹码,如今刘玥向江东动手,在濡须口和夏侯惇对峙,可见并不在乎这颗筹码,那么父亲会不会杀了刘缘?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曹丕正在走神,突然听见父亲叫他。

    “阿翁。”曹丕行礼。

    曹操不满:“站在我身旁,你倒还在走神?你在想什么?”

    曹丕知道父亲不喜欢他,因此也不敢辩解,只是低头请罪。不过儿子再不争气也是自个儿亲生的,要说忤逆不讨喜,环夫人生的曹据简直是曹家的奇葩,时常把曹操气得肝疼,但也没见把人怎么样。

    所以曹操只是责备两句,就转回正题:“刘凤德送来的质子,那个叫刘缘的……”

    “杀了吧,你去办。”魏公平静道。

    曹丕愣了愣,心想果然如此,他和刘缘不亲近,也没什么难过。只不过——

    “阿翁,刘缘杀了便杀了,可子建那里……杀了刘缘,刘凤德岂肯善罢甘休。”曹丕皱眉,他们都是在对方地盘里安插探子的,如果刘缘死了,刘玥肯定要杀曹植来报复。

    曹植毕竟是他亲弟弟,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曹操不说话,沉默片刻后,叹了口气道:“便是不杀刘缘,子建也难保性命。”

    从送曹植去益州的那天起,这个孩子就凶多吉少,因为曹操和刘玥都心知肚明,他们两方迟早会打起来。因为天下只有一个,而他们谁都不会让。

    和这天下相比,一个儿子又算什么?

    “所谓质子,本该如此。”这规矩不能坏,所以刘缘和曹植都要死。

    想到他那十岁便出口成章的儿子,曹操心里怎会不难受?曹植在身边时极得宠爱,那孩子一颗赤子之心,聪明好学,懂事孝顺,曾是他的心头肉。

    是的,曾经。

    就像他曾经也以为荀令君是他的心腹,以为他们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曹操看向桌案上的竹简,里面有一封是荀彧写的。

    荀彧和他产生冲突后,他就罢免了对方尚书令的职务,将他打发去偏远地方监军,所谓监军,其实是让别人监视他。

    在这之后,他就没再理睬对方,恼怒是肯定的,但一时之间,曹操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先把人冷落着,寄希望于荀彧会知趣闭嘴。

    可荀彧毕竟是正人君子,是真正的汉臣。文若几番上书,言辞恳切,字字泣血,只求再见一面主公,再劝一劝自己跟随多年的人,不要被权势冲昏了头脑,忘记自己当初的誓言。

    而只要荀文若一日不闭嘴,那些汉臣就一日不消停。

    你们只看到我将他罢官闲置,却看不见他将我架在火上烤。曹操闭了闭眼,挥手让曹丕下去做事,心中终于下了决断。

    几个时辰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