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娶了那个丞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人都没有选择。

    那么,作为一州之牧的爱女,作为帐下两千兵马的中郎将,明公您想要什么?是匡扶汉室,是一统天下,是割据一方,还是随波逐流?

    刘玥沉默了片刻,最后抬起头,用那双黧黑的眼睛盯着贾诩,认真说道:“某惟愿天下太平。”

    嗯,这话就有意思了,什么叫天下太平,怎么做才能天下太平?贾诩默默在心中挑眉,脸上却没显露分毫,只是微微向前倾身体,垂头做出侧耳恭听的样子来。

    “宁为太平犬,莫为乱世人。”刘玥说道,“百姓何其无辜,要为这几任汉帝的荒淫无道,宠信宦官外戚付出这般代价?汉室无德,我为汉室宗亲,也难辞其咎,无论戎马一生,或是粉身碎骨,某也要还天下一个太平!”

    数千年前,有女妇好,拒外族于商,保住了刚刚萌芽的华夏文明,才有了之后灿烂耀眼的中华民族;数千年后,我大国泱泱,花了多少代的心血,多少人的牺牲,才立于世界?

    人活一世,不止活个生死,更是活个对错。

    汉代皇帝自寻死路,死不足惜,去他的匡扶汉室!作为现代人,刘玥才不吃这一套,她要的是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她要的是北方游牧打不进中原,她要的是华夏民族千秋万代!

    至于如何达成这个目标,这就是贾诩要为她谋划的事情。

    “文和,我愿为这天下,肝、脑、涂、地。”刘玥轻轻叹息道,无论这条路有多难,无论她要付出什么代价,或是用什么卑鄙手段。

    贾诩沉默了几秒,从自己的位置站起来,离席走到刘玥面前,跪下行礼,双手交叠地上,额头触手,平静而清楚地答道:“喏。”

    “前两日曹孟德东征徐州,大败陶谦,北方暂不可谋也。”贾诩走到刘玥翻出的坤舆图前,两个人在上面比比划划的。

    袁术之前被刘表断了粮道,撤退的时候当头迎上曹操,也被暴揍了一顿,现在曹操又败陶谦,说是为父亲报仇,还屠了城,陶谦回去后就病重,诸将暂时守着,只是曹操绝不肯放过徐州这么好的地方。

    北方有袁术、袁绍、吕布、曹操、公孙瓒等人马,汉献帝又在李傕、郭汜手中,暂时不可轻举妄动,只是观望为主。何况从荆州出兵到北方,战线拉得太远,就怕供给不足。

    这边以荆州为中心,从左边走能打下的地方是益州(包括汉中)、关中等地,一旦攻下南阳,以南阳为补给,还能再往北进攻长安,长安左面是西凉马腾,右面是洛阳。

    如果从右边走,那就顺着长江一路往下打,吃掉整个扬州……所以说,荆州的地理位置真的非常好啊。

    刘玥摸了摸下巴,对贾诩说道:“想来想去,我还是想要益州。”

    她的手从益州一路点上长安,意思很明白,只要拿了益州包括汉中的地方,北方就在他们伸手可以够到的地方了,更何况——

    “天府之国,物资丰饶,用来屯田再好不过。”刘玥温柔地抚摸着益州的轮廓,仿佛看到了美好的未来:“只要粮甲和士兵足够,就可以养练水。军,顺江东下了。”

    贾诩想了想,还是给刘玥泼了盆冷水:“益州天险,易守难攻,即使刘焉如今患病,也难以强攻,如果损伤太重,恐他人乘虚而入。”

    刘玥摇摇头,对贾诩说道:“我倒是听说过一句话,一个帝国被摧毁尚能重建,从内部被瓦解,它就会永远消亡。”

    贾诩有些惊喜,看来这位明公确实聪慧过人,知道要夺取益州决不能贸然出兵强攻,只能从内部下手,虽然是阴谋诡计,但他素来觉得计谋有用就好。

    “既然如此,某有一计,可让益州自顾不暇,只是此计,需待刘焉死后。”贾诩说道。

    刘玥朗声笑起来,“文和去谋划就是,刘焉……我倒看他还能活多久?”

    #

    兴平元年(194年),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远在北方,就是陶谦终于撑不住死了,临死前让刘备领了徐州牧。徐州是北方的要地,恐怕其他诸侯心里都别有打算。

    第二件是刘焉终于病死了,他本来还能再拖一阵子的,偏偏他那几个儿子都在京城,结果他们想要密谋杀了李傕,反而被李傕杀了,只有刘璋在庞曦帮助下逃了回来。

    “明公,此事可成。”贾诩对刘玥说道。

    刘玥早知道贾诩折腾了大半年,自己无条件地支持,并且也不过问,他要什么给什么。这刘焉终于死了,文和总该给她个解释。

    在贾诩看来,刘焉这个人不成大事,他当年在天下大乱前就领了益州牧,所以不像刘表单身赴任,只能借助当地士族的支持,他当时是带了自己人去的。

    这样一来就有个问题,就是刘焉和他的人都是外来者,而益州当地世族却得不到重要,两者的矛盾越来越严重,眼看势如水火,要不是刘焉还能压着,早就闹起来了。

    刘焉这一死,下面的人肯定各怀鬼胎,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谁来继任益州牧?

    当时刘焉当益州牧时将三个儿子留在京城,身边只带了刘瑁,要是那三个儿子都死了也就算了,偏偏还留了一个刘璋。这就有意思了,因为刘璋想要打败刘瑁继任,他根本没人支持啊?这时候只能求助于益州当地势力,互相勾结利用。

    于是刚到益州的刘璋为了坐稳继承人的位置,身后站着益州当地世族,而一直跟着刘焉的刘瑁身边则都是父亲的旧部,加上贾诩暗中的各种挑拨,可不是自己内部都要打起来了?

    刘玥闻言问道:“庞曦竟是你安排的人?”

    “庞曦是刘焉世交,两者结秦晋之好,所以刘璋对他信任有加,只可惜……”贾诩摇头道,“长安如今还是李傕、郭汜的,而又有谁能比某更了解此二人?”

    何况,他在长安也确实留了几个钉子。

    稍加挑拨,刘焉那几个傻儿子就上了钩,再恩威并施收服庞曦,让后者带着刘璋逃出京城,这才有了益州如今的内乱。

    “探子来报,沈弥、娄发、甘宁等人起事反叛,蜀中大乱。此是千古良机,明公万万不可失去。说服刘荆州写信给刘璋,明公您亲自带兵入蜀,借机夺取益州。”贾诩行礼道。

    刘玥眯了眯眼睛,对贾诩道:“文和放心,要是如此都拿不下益州,我之后还有什么脸再见你。”

    没看到这等千古良机,连她爹都忍不住了吗?要知道沈弥、娄发、甘宁等人,可不是她和文和策反的。

 14。安民之心

    刘表确实动心了,所以当刘玥请战的时候,他沉吟着没说话,似乎有些为难。刘玥跪在前面,下意识偏头去看蒯越,后者在袖子里稍稍露出半只手,摇了摇,让她稍安勿躁。

    如今刘表手下大将中,蔡瑁主管水师,黄祖镇守江夏,文聘守着荆北以戒备北方诸侯,而且以刘璋的神经紧张,怕是不能派遣大将大军直接开进去,一方面让刘璋见疑,另一方面也会刺激到当地世族。

    庞曦暗中投降的事情,贾诩不让刘玥说出去,所以刘表才左右犹豫。他女儿才十五岁,就要率领几万大军,也不能服众啊。

    “我与刘璋写信,他请我们入蜀相助,以荆州三万大军平定内乱,只是谁来带兵?婵娟年幼,黄、文、蔡几位将军身兼要职,脱不得身……”刘表无奈叹气。

    “阿翁,女儿倒想举荐一人。”刘玥坦荡道。

    “哦,谁人?”刘表挑眉。

    “南阳黄汉升,如今正领中郎将一职,随表哥驻军长沙,素有威名,骁勇善战。”刘玥说的这位全名叫黄忠,确实是个打仗好手,却因为出身而一直不被刘表重用。

    “黄汉升是员虎将,可惜郁郁不得志,无有作为。此人英勇无双,忠义两全,明公若是给他一次机会,他必衔草来报。”这是贾诩给她献的策,“明公与他同去益州,沿路上多加用心,将他收入帐下,便能多一员忠心猛将。”

    虽然刘玥不认识黄忠是谁,但既然贾诩这么说,她也愿意试试。反正到时候他们一起入蜀,黄忠是个什么样的人,她自己亲眼去看就是。

    “这……”刘表果然迟疑。

    “原是刘璋请我们去的,想来和孙坚那时不同。”刘玥意有所指。

    “罢了,便封黄忠为裨将军,领兵两万入蜀,婵娟领兵一万相随。”刘表摆摆手,表示这事情就这么定下了,接下来就和众人敲定粮草兵甲之事。

    至于入蜀时带谁在身边,如果主公没有指派,都是领兵的将军们自己决定带几个幕僚。刘表让刘玥去自然不放心,想了想,还是让蒯越领了军师一职跟去。

    刘玥原本想带着贾诩,但后者身体还没痊愈,川蜀这一代又多潮湿瘴气,要是贾诩行军途中有个三长两短,她简直要疯掉。

    “你留在荆州也要小心,趁我不在,那些子小人又要来作祟,我那两个哥哥都不是好相与的。”刘玥对贾诩叮嘱道,“你是我帐下幕僚,只要阿翁不开口,他们奈何你不得。怕就怕有人在我阿翁面前说三道四,我自然是不惧,就怕他们冲你来。”

    “某省得,明公无需牵挂荆州,某还要为明公谋划一番。”贾诩笑眯眯道。

    他当然知道刘玥一走,那些虫蛇鼠蚁的都要跳出来。在外作战的将领最怕的就是被主公忌惮,哪怕刘玥是刘表亲闺女,也架不住三人成虎。

    别说那些人可能冲着他来,就是他们不来朝他作妖,贾诩也绝不会放过那些人。

    这些贾诩也没和刘玥说,只是问道:“明公打算带谁去川蜀?”

    “文和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手下哪有什么人?”刘玥苦笑。

    贾诩点点头,没说什么。

    刘玥自己忍了半天,哭笑不得道:“文和你真是……就不肯多一句嘴。我本想把诸葛玄带上,和阿翁一说便是,但我看他这几日身体不适,张仲景都留在左右。”

    “不带诸葛胤谊,带他侄儿也行。”贾诩神在在来了一句。

    刘玥差点没把嘴里的葡萄汁喷出来,但也呛到了喉咙,咳嗽半天。

    贾诩递上了一块帕子,让自家主公捂住嘴咳个痛快。后者缓了缓气息,摇头道:“你也想得出,那诸葛亮才十三岁,你就把人带去战场,可不是要了诸葛玄的命?”

    我还不如带生病的诸葛玄去呢!

    “明公也不过十五,十一岁时便跟随刘州牧只身闯荆州。”贾诩顿了顿,叹息般说道:“何况知明公总要找个机会和他说开了才好。”

    于是,刘玥又被葡萄汁呛到了。

    贾诩不是爱多管闲事的人,更不乐意管主公的私事,能说出这句话来已经算难得,此后便不多言,等着刘玥自己纠结完毕,决定道:“我去诸葛家,和他说一说。”

    “唉——”刘玥叹气,“我如今领兵一万,手下除你之外竟无人可用,就算文和的智谋以一当百,也苦于分身乏术,为之奈何?”

    “明公且宽心,待益州平定,自然有人上门来,只望明公别恼了人多才是。”贾诩笑道。

    #

    时隔大半年,刘玥又带着礼物上门,诸葛玄此时身体有恙,张仲景一直在为他医治,可前者当年逃难时伤了底子,身体太过虚弱。

    刘玥先带着一些名贵药材探病,诸葛玄躺在那里,脸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