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云社]大德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姓陶的你还有脸开口!”
  李家少爷骂着,捋起袖子就要往前去。
  “死远点儿!”孙九芳抬脚一踹,倒是没用全力,只不过想拦下他而已。
  “爷这身料子你他妈赔得起吗!”李家少爷抖了抖衣摆,有些气急败坏地骂着:“好,今儿就打得你成狗熊!”
  抬手一挥,身旁几名小厮气势汹汹地几步上前,两方人骂骂咧咧得这就要打起来了。
  “谁敢!”
  少爷一声呵斥。
  右手屈臂于腹,左手转背,一身喜袍璀璨生辉随步映射阳光;郭府大少爷,自有气场。
  “郭府大喜,我看谁敢动!”
  两方人皆是停住了动作。
  “不知何处得罪了李少爷。”少爷凝眉,对上李家少爷的目光。
  “何处?”李家少爷冷笑着,讽刺苦涩不言于表,伸出食指戳了戳少爷胸际,反问:“你的良心都让狗吃了吗?”
  “我好好的一个妹妹,嫁进了你郭家不到一年就过世了,转头你就和姓陶那小子搭上了,你问我何处得罪?”
  “郭齐麟,你他妈活着就是得罪我!”
  最后这一句,他面红耳赤,歇斯底里。
  “胡说八道!”孙九芳赶在少爷开口反驳之前给吼了回去,撸起袖子一副气得不行了的模样儿。
  “先少夫人是难产过世的,与旁人何干?”
  “再说了,这是郭家大少爷,你以为是你们李家几夫人的庶子吗?还得为亡妻守身一辈子吗?”
  “人家也没有妻妾成群,只不过是找一个喜欢知冷热的人在一块儿而已,碍着你什么事儿了?”
  宾客众多,个个都安静下来仔细听着看着,从起初的看热闹到跟那李家少爷带着嘲讽的眼神看这对新人,再到现在听入了耳,还有些羞愧。
  孙九芳继续说着,不知为何这并不算宽厚健硕的身形此时却叫人高看两眼。
  “吃你家饭了吗?让你养了吗?”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你们家世代从文,出了你这么一个泼皮无赖的,我是不是还得找你爹娘兴师问罪?”
  这话说得对啊,人家既没有花心成性、妻妾成群,只不过是找了一个喜欢的人安安稳稳过日子罢了,有什么可介意的。
  再说这儿女情长本就是你情我愿,谁也怨不得谁去;何况说破了天,这也是人家的内院私事,哪轮得到外人来插嘴。
  除去这事儿,两个少爷的学识人品都是一等一的,大先生的家教没得说;总归都是外人,大伙儿低头不见抬头见,有个招呼有笑脸这不就好了吗?何必非要掺和人家内宅的事儿,这可不是读书之道啊。
  “你们郭府一门嘴皮子利落,这些门生学子无数,我懒得与你们争吵。”李家少爷说着,嗓子眼儿挤出来的字都像是咬牙切齿。
  “今儿我跟你们没完!”
  “给我打!”
  小厮挽袍塞进腰际,上前两步就打了起来!
  “真以为我德云没人了?”孙九芳一恼,脱袍一扫,凌空一抛,领着人打了起来:“给我把这玩意儿打出去!”
  青瓷碎裂,酒香满地,桌椅翻倒。
  “来人来人!”
  少爷急道:“快把人拉开!”
  一片狼藉。
  约摸过了半盏茶,这通折腾才算安静下来;宾客们都被吓坏了,陆续散去。
  幸好女眷在后院儿,虽是伤不着到毕竟多是与亲人同行,这一闹也跟着走了不少。
  少爷背手而立,陶阳立于身侧,两人并肩,大红喜袍流光溢彩;珠联璧合,天造地设。
  “阿陶,对不起。”
  这是我们的婚宴啊。
  “那怎么办呢?”
  陶阳歪着脑袋,眉目里有些坏笑。
  “我…我晚上给你做小鱼花灯!”
  今儿是元宵啊,我的手艺也进步了好多。
  “花灯有什么意思,哪算罚你?”
  陶阳望着满地狼藉,笑得如沐春风。
  “你说,我遵命就是。”
  我是大少爷,你是管大少爷的。
  “喝酒吧。”
  陶阳一抬手,陈酒香浓萦绕鼻。
  “好,我喝!”
  少爷接过酒正打算灌个见底儿。
  “你个没脑子的!”
  陶阳气恼地敲了他的脑袋。
  这下少爷是当真不知道了,怔愣住神儿来看着陶阳,眉目里有些迷惘,像懂又像不懂;过分点儿的,还怀疑自个儿的耳朵。
  ————————————————
  “交杯酒。”


第一百八十八章 风雨欲来
  吵嚷半日,难得清闲。
  大喜之日又是元宵佳节,两相碰撞之下这郭府人人都忙得脚不沾地;三书六礼一样不少,喜宴酒菜样样精细,无一可躲懒偷闲的事儿。
  忙活了大半天,好不容易才等来了两人穿上喜袍,三拜成婚。这一场婚礼虽然突然了些,但好歹也算是了却心愿;咱们大少爷自然是乐得合不拢嘴。
  没等酒过三巡,师兄弟几人开怀畅饮,这李家少爷就来了;一通闹腾还吓走了不少人,别的人就算没吓到,眼看着如此情形也没有厚脸皮继续吃宴了。这都闹场了还留下,平白让人误解为是在看笑话。
  该来不该来的都走了,这天也黑了;外院小厮正清着外院的一片狼藉。
  本该是洞房花烛夜的好时候,两位爷可不在屋里头你侬我侬地腻歪着,反倒是大先生书房的烛火彻夜通明。
  两孩子静静站在桌案边儿,等着大先生看完手里的书信能够会心一笑;如今形势严峻,这封书信能送进郭府也实属不易。
  一旁站着的还有借用劝架的名头被留在郭府的孙九芳,此时沉默静立,眉眼柔和且温厚;没有半点白日里那般咄咄逼人、寸步不让的架势。
  先生坐在主位上,长长地叹了口气,不像疲倦而更多的是一种心力交瘁的失望;两指一捻,书信递样桌案那头。
  少爷双手接过就在原地与陶阳看着;这越看,眉心的川字就越深。
  “王印…”
  陶阳看着书文忍不住念了出来,紧皱着眉头不放松半点。
  随着他“王印”两字脱口而出,少爷掌心一动,合上信纸;上前两步,道:“爹,这可不是儿戏,咱们如今都被盯得紧紧的,一举一动必呈圣听。”
  书信是小,书文事大;老舅这封信里头三言两语也就横撇竖捺,写着简单做起来难啊。
  请师父安好,长弓敬上;闲来无事巡视津冀,有一匠人擅木工,飞鸟走兽,花草畜牧,形似有魂。
  他日回京,敬孝师长。
  这一段仍旧和上一回的书信一般,前头用行书,后头用草书,最重要的也就是那一句话。
  不同的是,这一回信纸末,盖上了王印。
  这是一封家书,既有落款再盖印实在有些怪异;若是个私人印章,身份象征的印也就罢了,总归文人墨客有这清高严谨的习性。
  但,这是他行兵下令的王印。
  前头那一句,天津城有擅长木工的匠人,将飞鸟走兽都刻画的栩栩如生本就是闲话两句,不值一提。只是这最后一句“回京”与正红王印却不得不上心。
  前后一想,他们就懂了。
  大先生抬手揉了揉脑袋,像是头痛又犯了;道:“九芳。”
  “是。”孙九芳正手一拱;转身从少爷手里拿过书文,仔细折叠两次,放进胸衣。
  “是我忘了。”陶阳笑着,摇了摇头像是笑话自己的大意。
  “九芳的字写得最好,人又聪明。”
  只要九芳在,想在什么木头上写字就写;身怀绝技,果然胸有成竹。
  “您不嫌弃。”孩子还算谦虚,应答时这目光里也不带半点骄傲;坦荡温厚如闲话家常。
  “爹,这新印和旧印是大有不同的,咱们连老舅的人都没见到,这实在太过冒险。”少爷有些气息不稳,倒不是不相信孙九芳的能耐,只是这世上城府深沉的恶人太多让人难以放心。
  “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先生不去看他,淡淡说了一句算是解释得话。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好了。”大先生站起身,背手向前绕出桌案,道:“都安排了,你和阿陶明儿天黑前,把你们和小辫儿的书信挑几封能用的,交给九芳。”
  “明儿?”陶阳有些不敢相信,这才又多问了一遍。
  倒不是觉得麻烦,只是赶得这么紧,那就意味着这盛京终是要变天了。
  “后天一早我就要出发去天津了。”孙九芳解释;实在是天有不测风云,容不得他们再拖日子了。
  只有一天,若不是陛下看得太紧,也不至于今天才看到书信,书文两句又是要与天争时的任务,难怪父亲这样沉重。
  “好,你放心。”少爷郑重地点了点头承诺着。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三人行礼从书房告退,院门处分道儿东西。
  陶阳一路念念叨叨地,像是仔细回忆着哪些书文值得挑出来一用。
  “别魔怔了你。”少爷调侃道。
  “诶!”像忽地想起了什么,陶阳猛一侧身,攥着少爷袖口,急道:“咱们去找师娘,她那里有好些书信都是上个月天津来的,一定有咱们要的!”
  这正说着呢,当下握住少爷手腕儿就要往玫瑰园去了。
  “你急什么啊!”
  少爷有些无奈扶额,敢情这小子就是收拾他的时候最冷静了。
  “陶云圣,今儿是咱们洞房花烛你知不知道?”
  “一会儿见了师娘,说话小心些,别让她担心。”
  “陶阳!你听没听!”
  “你说师娘要是问起,咱们赖给师父怎么样?”
  “去你的!那可是我爹!”
  “赶紧的!你一会儿回去把锦盒儿里的书信收拾出来,我去师娘那!”
  “你走你走!我自个儿去。”少爷气恼地甩开了他的手,抬脚便要走。
  “好啦。”陶阳顿时笑了出来,眉目里的笑容和小时候使坏是一样样儿的。
  “跟你睡那么多年了,花不花烛的哪有什么紧要的。”
  是你就好。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为人知
  师父交代的任务至关重要,孙九芳不敢耽误;昨儿夜里趁着夜色朦胧就赶回孙府了,进屋关门到今儿午时后也没见出来。
  孩子看着乖巧懂事,说起话来也是有礼有度的;可这父母是最清楚,这孩子打小就是个死心眼,认准要做的事儿必定要做,虽说不争不抢但绝不碌碌无为。
  这房门一关,他若不出来那就是任谁去劝都没有用的,谁来都不好使。
  关了一夜,茶饭未进。
  黄昏时,孙九芳终于在无数画纸中挑出了一张还算是稍稍满意的画作了。
  遍地废纸,红墨渲染;一夜半日,不眠不休终于是凭借他的天赋,画出了一张足够以假乱真的王印印图来。
  孙九芳嘴角微扬,仔细端详着画纸,心情正好还吹了吹纸上的红墨;无论字迹还是大小都与王印红章如出一辙,若非高手必定瞧不出当中偏差。
  盛京城中有能者居多,但找出一个书法极好又聪慧机敏,还得深得先生信任的人可寥寥无几。
  他就是这几中之一。
  王印自有用处但绝不能用上真王印,昨日的那封书信就是云磊费尽心思想要传给先生的一句话。
  制王印。
  大先生抚养他长大又自幼教习,孩子随口一句话他自然是清楚明白的,何况如今形势如此严峻,天津又被戒严实数举步维艰;唯有兵行险招了。
  孙九芳是这群孩子里头书法最好的,而且聪慧,一点即透;喜帖送到之日,大先生就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