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云社]大德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
云中惊雷起,人间烟火不如你;
山间杨柳青,久伴不离弃。
第一章 德云书院
  德云书院,屹于盛京城西;建至今十五年整,当代名儒,院士大先生所办。
  德云书院自创办以来,以传道受业为任,不攀高门不拒寒室。天下学子,均向往之。
  德云历经十数年,学子无数,均是聪颖勤勉之辈。今国子监中,祭酒大人乃是大先生门生,几位监正也曾在德云书院听课,满朝文儒对大先生尊敬有加,一时风头无两。
  说起这大先生,不姓大,姓郭;先生也是各处学子的尊称。大先生出身贫寒,但自小天资过人,拜得名师,年过弱冠就创办了德云书院,虽成的大器,但一路走来个中苦楚也只有他自己明白。
  最初的人人瞧不起的寒门学子创办书院,以及前几年的大风大浪。如今的德云书院算是辞风雨迎暖阳了。
  今年是德云书院创办十五年的大庆,还有三个月就是庆典日,各地的学子早早的就进了京,盛京的客栈酒楼人满为患,更胜科举。不说早来有地方住,有空还能拜访德云书院的教习们,指教功课;德云书院里可谓人才济济盛名在外,各地可望不可及,这机会可不是日日都有。
  最重要的,大先生的寿诞日正是要到了,只要能入府拜访,更是一番殊荣。
  当年学子受命出京,管辖地方,有品阶在身的就住进了驿馆。来不了的。 。也早早备下了贺礼祝文送进了京。
  今年比往年更是不同的一点是,云家二爷回京了。
  大先生学识渊博,桃李天下,但得意门生却了无几人,还得是打小养在府上,亲传教养的弟子最好。
  其中,以云家二爷为最。
  云家老爷与大先生是好友,云老爷的表侄女王家小姐嫁给了大先生,也就是现在的郭夫人。
  云二爷自小绝顶聪颖,从文习乐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九岁便送到了大先生府上拜师,由先生教导。
  当年先生开坛授课,前有德云书院的教习先讲解,学子中行行列列资质总有高低;能听懂前面的,才能往下听着,在当时大先生是攒底压轴的人。。在大先生前面的倒二人选,只有一个,就是云二爷。
  当时他只有十三岁。
  人们都说,他的天赋都是大先生练出来的,所谓名师高徒。年少成名,出身名家,受教名师,难免引得几分眼红酸味。这位少年,在自己最好的年纪离开了京城,回了祖地天津。
  盛京引起一阵风声,但总归是个少年罢了,既未成家也为立业,大先生亲传弟子的名号也胜于他自己的名声。有些话,流着流着也就过去了。
  人们不愿承认别人比自己强,只会说别人拥有的比自己多。
  大先生的寿诞便是明日,今年又是德云书院整十五年的大日子,更加上当年赫赫有名的云二爷回京了!
  一时间郭府拜贴更是不计其数,大先生也不得不“大办”一番;各地学子们,请他们三月后在德云书院拜见;明日请的便是盛京城的名家与各地儒士,大先生的学生们也都来,加上各府里带着来的少爷小姐们,夫人也算是忙坏了。。


第二章 盛势归来
  五更,天尚未亮,府上仆婢都一个个的忙活了起来,小厨房早已灶热烟起,个个忙的焦头烂额。
  夫人也早早起身安排寿宴事宜,还有各府来拜访的女眷,旁支里的姑婶姐妹都得她去准备接待。
  夫人正给大先生系上革带,嘴里虽然叨念着但眼里确实没有半点火气,反而带点期待道:“果然儿大不中用,这小辫儿,长大了翅膀硬了给我摆谱了!”
  话说到这,得哥各位说一声。云家二爷啊,自幼就生得好看,比旁人也更爱干净,总把自己收拾得妥妥帖帖;小时候头发还没长,卷不起发束就早早扎起了小辫子,亲眷里都管这可爱的小孩叫“小辫儿”。
  大先生自然明白她的意思。笑道:“孩子这不是在路上嘛。”
  夫人口气一硬,道:“他不知道今儿什么日子啊?不能早点回来?这么多年,也不知道回京看看,还不能说两句!”
  小辫儿是她族亲弟弟中年纪最小的,比她儿子就大五岁,自小又住在家里,拜了自个儿相公为师;当中情谊非常人可比,真是心疼的很,这么多年没回京,她心里又是担心又是无奈。这总算要回来了,又拖拖拉拉的不露面,她怎么能不气!
  大先生理理衣袖,笑得别有深意,道“等他回家来,你尽管动手打他出气!”说完便走出房门。 。向前院去,他今儿还忙着呢!
  大先生平日里虽严厉,但背着孩子们的时候,有什么错有什么事都往自个身上揽,嘴上不说却比谁都护犊子。
  德云书院的学生们,见着大先生都是又敬又怕,却不知是个心软的老先生罢了。
  夫人看他那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嘴脸,忍不住冲大先生的背影白了一眼;随意打小辫?她下不下得去手再说,他还能不管?这给人气的!
  忙碌时的日头升的飞快,早点随意用了两口,夫人盯了会后厨的宴食单子,查了后院的女眷花厅,回房更衣这就准备去北苑处迎人了。
  客人们进了门,男客自然由大少爷郭齐麟领着去南苑会客厅歇着。。儒士长辈们由管家引着去书房见大先生;女眷便进北苑的花厅,由夫人招待着,夫人小姐们都在一块。也不是说男客辈分清,只是年轻的学子们与名门少爷们实在人太多,也不适合闹哄哄的一块和长辈们。
  各个院子里的小厨房的人这会都凑在后厨里一块忙,那院上新茶,那院上点心,前院迎客,后院引路;备宴酒菜,男宾几桌,女客几桌,总之忙的不可开交。
  这一晃眼开宴的时辰就快到了。女眷这边随意,几位坐在一块聊着,男宾这边,时辰一到,大先生领着大儒们往南苑会客厅去了。
  先开个场子,敬谢诸君,杯酒向堂。
  既然要开始了,长者自然都歇着,孩子们挨个上前送上贺礼。以大先生的长子郭齐麟为先,再来便是几位长徒:孔生,朱生,孟生等等。今日来的人多,不能一户一户的报礼单,自然就是近身的这些个孩子们个个上来敬个孝心,说句祝语。
  好一会儿了,这消停下来,大先生没说什么,只盼着孩子们都学有所成,不忘初心就好。
  时辰一到,后厨也该上菜了;北苑花厅收了信儿,也同一时辰上菜。
  长者们自然在一块聊着,聊的也不过就是那些个学子门生,古文明史;年轻一辈的圈子可就热闹多了,大先生的寿诞年年都有也都热闹,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往年都谈诗论词,以文会友认识认识各地学子,今年大家伙的目的可都是冲着云二爷来的!
  那个尚是孩童就名扬盛京文杰的云家二爷;当年赫赫有名的德云书院“少年太平歌词小先生”;太平歌词会的人不多,老先生深谙乐理之道,由他亲传,德云书院后来的孩子们学太平歌词都是照着云二爷的份去练的。其中分量不言而喻。
  时隔六年。
  人还未进京,这消息早就妇孺皆知了。
  马上便开席了,贺寿的时辰也过了,他也没出现,大先生也没有透露的意思,大家伙的兴致都落下了大半,有人开始怀疑消息的真假。
  正聊着,管家喜笑盈腮的掀了帘子,侧立一旁,动作却不曾停下。一时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个时候,会是谁姗姗来迟呢?
  一袭湖水蓝长袍银丝穿云纹,横过栏槛上前几步。 。掀袍一跪,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堂前一幕,那丰神俊朗好少年,俯身一磕头,拱手做礼道:“失礼来晚,恭祝师父福寿绵长。”
  本就盼着他来,这一进门还没来得及张口,他这就一下磕了头。
  大先生一笑,有些孩子大了的欣慰,道:“行啦,快起来吧。”
  二爷一笑,满堂失色。
  一旁有位长者指着他,又惊又喜带着许多不敢相信,道:“这…这是长弓?”
  云家二爷,姓云名磊,字长弓,乳名小辫儿。
  大先生像个父亲,虽然冷静十分但眼里骄傲的笑意却是挡不住的。
  二爷挂着笑,孩子气里还有些调皮得味道。。行李道:“先生好。”
  看着当年的孩子长成了这副翩翩少年的模样,言语有理,举止有度,长者们纷纷道喜:“大先生,真是好福气啊。”
  堂前孩子们也纷纷举杯恭贺。
  这一杯酒刚下肚,杯子还在手中没来的及放下。
  管家进了院,侧身迎着一位宫里的公公。
  俯身做礼,笑道:“先生,公公来了。”
  众人起身,只想着或许是大先生寿诞,陛下又派人送来恩赏了。
  那公公是宫里的首领太监,一向不轻易出宫,能让他亲传圣旨也是不易。
  那太监笑的亲和,向大先生一拱手,道:“大先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大先生客气一笑,道:“多谢公公。”
  “咱家奉命,送来陛下恩赏。哪里承得谢字。”拱着拂尘,眼神寻到二爷,笑道:“听着云将军府上贺寿,咱家躲懒将恩赏一并送来了。”
  二爷挑眉一笑,并未放在心上,“公公客气,有劳了。”
  大先生神色自如,二爷也是理所当然。反倒是席间的一个个,犹如湖面落石,波澜不平。——这“云将军”是什么意思?
  那太监微垂肩,一点头,算是回应,再回眸对大先生致歉道:“今日皇命在身不便行礼,回头再给先生请罪。”
  大先生道:“公公客气了。”语罢,眼神一侧,管家当时便明白了。
  太监告辞,转身退下由管家引出院子,转手便收下了一个沉甸甸的荷包。
  送走这人,晚辈不敢先开口,长者们纷纷询问那一句“少将”的意思。
  大先生转身在主位坐下,不紧不慢地等着席间议论平息,才缓缓道:“爱徒长弓。年少无知,谓己诸多不足,遂离京归于祖地,入征从军,磨形炼性;今归来,得以百炼成钢。陛下隆恩,赐封淏城军八支将军。”
  早有传言陛下训练了一批直属御前的军队,为的是来日征西,平定边寇。
  云二爷当年离京回祖地天津,天津,天子渡津之地。圣上老早在那里设卫养兵了!
  众人被这些消息惊的七荤八素。
  将军虽然不是一品军阶,但直属御前,皇上亲自操练的兵马,将来是有大用处的。他云长弓早早的就进了军,如今还封了将,陛下分明就是将自个儿怀里的刀交给了他。 。将来前途不言而喻啊。
  原本想看他笑话的人,也有慕名而来的人,都想看看当年大先生的二徒弟,亲传弟子,盛京小先生,多年不见变成了什么样。
  原来,年少时比不过的人,长大了,却也没变。
  他在每个人,眼红记恨之时,早早给自己选好了未来;在人人说他师承名门之时,孤身闯荡,光耀家门。
  此时此刻,能做的也只有端起杯盏,端端正正地向他敬上一杯了。
  二爷只比大少爷大五岁,两人从小睡一张塌长大,情谊深厚,说起话为轻快些。
  大少爷端着杯子没正形的语气闹他:“老舅这次回来,给我带礼物了没?”
  两人就像兄弟。。哪里会拘谨。
  二爷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道:“府里的赏赐你随便挑,看中的都拿去。”
  大少爷憋着嘴,故意刚他一句:“意思就是没有呗,那些别人送你的给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