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K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秦穿]公子世无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宛宁不知如何回答,于是谎称:“我见它脏了,叫云意拿去洗了。”
  
  李斯只点了点头,眼色黯然游离,怀想着往事说道:“你素来最爱惜你娘的遗物,流云锦帕也不外如是……真是难得你有这一片孝心了。”李斯含着笑吐出这句话,嘴角却在微微颤抖。
  
  宛宁噤若寒蝉,惴惴不安看着手里的新帕子。
  
  风灌进书阁,吹皱了砚台中央那一潭乌墨。丝丝热流拂得宛宁两颊轻痒,却吹冷了李斯多年的记忆。一幕幕和发妻的往事浮现,他怔忡难言,重新蘸过墨汁,握着冰凉的玉质笔杆写字,一撇一捺流畅地滑过竹简,听不见一点儿声音。
  
  宛宁适时退出去。
  
  烈日下,云意和李桓一前一后站着。
  
  李桓见妹妹脸色不快地走出来,忙凑上前问:“我正等着去见父亲呢,你怎么苦着脸出来了?”
  
  宛宁摇头:“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现下父亲心情不大好。”
  
  云意扶着小姐往后院走,李桓在书阁门前踟蹰片刻,也随二人走了。
  
  宛宁瞅见李桓嘴角处的燎泡,打趣道:“哥哥最近偷吃了多少山珍海味,当心补过了头还得泻火。”
  
  李桓让她逗得一笑,讪讪地掩着半张脸:“你真是越发没规矩了。”
  
  宛宁咯咯笑了两声,趁机向他问:“哥哥,下雨那天来咱们府里做客的人是谁?”
  
  李桓“咦”了一声:“那是扶苏公子,你不认得了吗?”
  
  宛宁无言以对,原来是秦始皇的长公子。她心里猜过千次百次,知道他出身不凡,可没想到,来头竟这样大。历史上公子扶苏最是厚道儒雅,如此一来,讨回流云锦帕不是难事。
  
  李桓又说:“你和公子只打过几回照面,记不得也无可厚非。众位公子里,我与扶苏最为交好……”
  
  宛宁无心听他扯些别的,一心惦念着那条让父亲伤神的帕子。
  
  “娘亲留给我的流云锦帕叫他拿去了,至今还没还给我。”
  
  李桓徐徐说:“这好办,明日上朝我向他要来就是。”
  
  宛宁来不及言谢,偏院里有三两个奴仆扛着一只冰鉴朝秀檀轩的方向走,随后又跟上一车冰坨子。她戳戳云意,笑道:“瞧,是我向父亲要来的冰鉴。”
  
  云意一面替其余丫鬟高兴,一面给小姐泼了盆冷水:“小姐病根未除,大寒之物还是少用为好。”
  
  宛宁把云意的话当作耳旁风,快步走回院子,遣人搬了冰鉴搁在正厅里。冰上冒出缕缕细薄的白烟,屋内顿时沁满丝丝寒凉。                    
作者有话要说:  冰鉴:古代容器冰鉴,是古代盛冰的容器,功能明确,既能保存食品,又可散发冷气,使室内凉爽。始于战国。
  
  公子:先秦时期,只有皇帝的儿子可以称公子~于是我就诌了个“少爷”的称呼安在李桓身上。。。
  
  ps:刚才捉虫来着




☆、山有扶苏

  第二日散了朝,满朝文武贯往四海归一殿外走。
  
  李桓疾行两步追上扶苏,悄声问:“公子可还收着小妹的锦帕?”
  
  扶苏想了想,点头说道:“在我宫中放着呢。”
  
  李桓语气淡淡:“那是家母的遗物,小妹急着要回来。”
  
  扶苏心中没由来地一慌,旋即说道:“内宫行走不便,东西暂且搁在我宫里。我择日去府上亲自还给六小姐。”
  
  李桓想着不妥,那是妹妹颇为珍视的东西,任他是天子龙裔也没有拖着不还的道理。他还欲再催两句。正在这时,一名青衣小奴拥了上来,先曲膝向李桓问了声“李都尉”。李桓与扶苏相熟,见来人是他的亲信仆从,只好识时务地告辞。
  
  小奴对扶苏附耳说:“公子,今天是郑国夫人的祭日。刚才长乐宫差人来问,晚上要不要烧些祭品?”
  
  扶苏轻轻叹了口气,道:“既然是母妃的祭日,做儿子的哪有不祭拜的道理?你速去长乐宫回话,叫公主入夜后在太液池边等我。”
  
  小奴“诺”了一声,低头退下。
  
  扶苏坐上肩舆在中宫门外行着,秦宫庄严肃穆,青灰的瓦当掩映在椒白色的宫殿中。刚入夏,咸阳宫的各处早已呈一派花红柳绿的盛景,唯有四海归一殿还是一如既往的死气沉沉,压抑、僵冷,每逼近一步就窒息一分,像极了高座上穿着黑衣华服的父亲。当然,这些念头想想便罢,扶苏是万不敢说给任何人听的。
  
  肩舆穿过中宫门,一转眼进了内宫。不过短短数十步的路程,道旁的景色已然换了天地。
  
  祈年宫正门大开,宫内的池水边植满了竹子,正夏时节也是凉风习习。宫女青茗刚端来一碗冰镇的莲子乳酪,来到前殿熏香,扶苏已经三步并作两步走进来。她见扶苏难得走得这样急,以为是热得口渴了,忙捧起莲子乳酪:“公子热坏了吧,快先吃一口茶点。”
  
  扶苏充耳不闻,径直走到后殿,在枕头底下摸索一阵,又伸手探了探榻下。他本是极精细的人,各式物件归纳有方,找不到想要的东西,便掉脸问青茗:“你瞧见我枕头下掖着的锦帕了没?”
  
  青茗怔了一怔,摇头道:“奴婢没见过。”
  
  扶苏目光定定,半晌不发一言。
  
  青茗举了举手里的陶碗:“公子先把乳酪吃了吧,羊乳一旦晾热就不对味了。”
  
  扶苏推开碗,埋头在殿内各处翻找起来,琳琅的摆设扔了一地。青茗见状大呼不妙,忙抓了几个宫人来,“公子丢了条锦帕,快都帮着来找找。”
  
  合宫的大小宫女涌进殿里,扶苏做了个“停”的手势,众人又低眉顺眼地挤了出去。
  
  扶苏接过青茗手里的碗,慢悠悠吃了一口,方问道:“我出去这半晌,可有人曾动过我的床铺?”
  
  青茗答道:“公子今日回来的早,奴婢们还没来得及整理寝殿。”
  
  扶苏轻吁一口气,喃喃道:“昨天夜里还在,半天的功夫怎么就没了……”
  
  青茗心思细密,听扶苏这样说,已把问题想得通透,心中一阵冷冽,沉着脸对众位宫女问道:“是谁手脚不干净,竟动了公子的东西?还不快些交出来!”
  
  殿外垂首站着的全是些未经事的小丫头,见公子的贴身宫女盛怒,知道是出了大事。她们一并颤巍巍地跪下,磕头如捣蒜,嘴里高呼着:“奴婢不知!奴婢不知!”
  
  扶苏听得心烦,挥挥手叫青茗打发她们走。
  
  盛着乳酪的陶碗上沁出一层水珠,碗里的几块碎冰化得只剩冰片,浮在黄白的乳酪上。青茗怕吃着不爽口,端出去递给司膳的绯兰。
  
  “去换一碗新的来。”
  
  绯兰才从内宫点了午膳回来,接过黑陶小碗,又要折返回去。“哎,公子素来爱惜饭食,怎么今天就吃了一口?”
  
  青茗头一沉,扯了扯嘴角:“大抵是丢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心情不好。”
  
  绯兰好奇地问:“丢了东西?”
  
  青茗道:“可不是吗?天知道哪个丫头胆子这么大,连公子掖在榻下的帕子都敢拿走。亏得咱们公子心善,要是换成宫里头另外几位,还指不定要闹出多大动静呢。”
  
  陶碗上的水珠汇聚成行,悠悠顺着绯兰的指尖流下来,渗到宫装的袖口,她冷不丁一激灵,整碗乳酪倒扣在地上。
  
  青茗撇撇嘴:“你怎么手脚没轻没重的?赶紧拾起来擦干净。”
  
  绯兰一阵惶惑,低头颤声道:“是,是。”
  
  扶苏曲膝坐在长案前温书,忽听窗外有嗡嗡嘤嘤的歌声伴着琴声传来,曲调十分清雅,却幽喑动人。细听,琴声断续,歌声渐次高低,歌者固执地重复着一句词,唱完一句,又从头唱起。扶苏执书听了良久,才听出是再熟悉不过的名曲《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劲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这是母妃郑国夫人最爱吟唱的古曲,恰逢母妃祭日,此情此景能弹奏此曲的,铁定是妹妹荷华公主了。 
  
  窗外依旧奏着悠扬的琴声,扶苏想起年幼的时候,夏天里榴花开得正艳,他和荷华公主在宫闱深处,围坐于母妃身旁,听瑶琴里淌出淙淙的妙音。他倚在树下诵读诗书,看荷华折下火红的榴花插在发角上,笑吟吟露出一排白玉似的牙齿。
  
  而今父皇坐拥万人佳丽,早已忘记当年在榴花深处咿呀吟唱的郑国女子,就连祭日也懒得操办。所谓帝王之爱,不过是烟花一瞬而已。
  
  绯兰捧了新换的莲子乳酪进来,“公子,茶点已经备好了,可以享用了。”
  
  扶苏放下书简,见绯兰睫毛上凝着水珠,眼角也有些许湿润,便问:“你刚哭过?”
  
  绯兰半低着头不答话,手指尖渐渐发冷。
  
  扶苏想起她曾侍奉过母妃两年,以为是被公主所奏的曲调感染。“你倒是重情,刚刚听见琴声,心中顾念旧主了吧?”
  
  见她忸怩地摇头,又问:“到底怎么了?”
  
  绯兰伏在地上嘤嘤哭起来,气息喘喘地说道:“奴婢手拙,早膳时候见榻上摆着块帕子,以为是服侍公子穿衣的奴才不经意掉落的,就顺手扔出去了。奴婢不知道那是公子的东西……”
  
  扶苏沉默不语,绯兰哭得越来越凶。
  
  青茗在殿外听着不对劲,快步走进来问:“你好端端的哭什么?”
  
  绯兰抽泣着据实说了。
  
  青茗原想着一个帕子不当什么事,公子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不会因为这点小事责罚下人。谁知扶苏大力将书简一丢,凛色道:“出去吧,别在这儿哭哭啼啼的,叫旁人看去还以为我难为你了。”
  
  青茗的神色倒还镇定,反观绯兰,脸上不安和惧怕交织在一起。
  
  扶苏重复道:“出去吧。”他神情郑重,口气不容置疑,青茗也不好再多替绯兰说情,只得恭敬道:“诺。”
                      
作者有话要说:  我要加更了= =b最近实在太懒。。。
  ………………………………………………………………………………………………………………………………………………………………………
  
  关于《郑风。山有扶苏》:
  史书记载扶苏,因其母是郑国人,喜欢吟唱当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苏》,始皇便将两人之子取名“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出于诗经,香草佳木之意。




☆、溯游从之,道阻且长

  晚膳用毕,已过了黄昏时候。
  
  扶苏特地换了一身缟素。
  
  他对下人疏于管理,饭后宫女们要么去池水边避暑乘凉,要么去竹林里唠闲嗑嬉耍,正殿里一时清净下来,独剩下三两个老实巴交的传话宫女。
  
  扶苏对着一人高的铜镜整理发冠,见青茗从殿外上灯归来,想起半日未见绯兰,忍不住问道:“绯兰去哪儿了?”
  
  青茗瘪嘴道:“奴婢午后就没见着她的影儿。那丫头心事太重,公子骂了她两句,多半是躲到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